最近,一段非洲“烫脚舞”的视频火爆朋友圈,舞蹈者佩戴面具、双脚在地面快速地交替踩踏,网友戏称其为“电动小马达”。
其实这段舞蹈叫做科特迪瓦面具舞,出现于科特迪瓦古鲁族的婚丧嫁娶等一系列重要活动上,在年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魅力的非洲原始部落文化中,可不止有“烫脚舞”。
广袤的非洲大陆是一个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地方,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大多数地区一直保持着原始的生活状态,直到欧洲人抵达这里。欧洲人从这里带走了有用的*金、象牙、铁和大批奴隶,也以同样的欧洲人的眼光遗留下了他们的观察。
虽然经过20世纪以来对非洲文化的研究与介绍,非洲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得到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认同,在今天的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展览馆中,都陈列有非洲艺术品供世人观赏,一些带有浓厚非洲艺术风格的代表性作品,也成为欧美著名艺术家创作的灵感源泉与模仿对象。
然而在19世纪欧洲出版的,探险游记、殖民者考察报告中,非洲是一个完全没有理性智慧与现代文明的野蛮世界。这些观念影响了包括黑格尔(Hegel)在内的许多欧洲知识分子。黑格尔否定了非洲文明的一切成就,包括他们的艺术。对于非洲人的艺术品,黑格尔只将其看作是人们“迷信”的副产品。
黑格尔的观点是当时欧洲“种族中心主义”和“文化中心主义”的反映。事实上,当时欧洲许多学者、殖民官员都持这样的论调。
尽管在非洲许多种语言中没有“艺术”一词,但非洲文化与我们称作艺术的那些物品分类,是可以相对应的,不过它们对于艺术品的审美体验有自身的特性。
借用著名经济人类学家卡尔·波拉尼(KarlPolanyi)的说法,“经济被嵌合在社会中的”,实际上艺术也是“被嵌合在社会中的”。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深刻地交织在一起。
非洲艺术最大一个特点是艺术与生活交融。从日常饮食起居所需的瓶罐,到人们穿戴的首饰服装,到各种仪式使用的面具和雕塑,艺术无处不在。非洲人民也许不富有,但他们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欣赏,以及普遍具有的艺术才能。却令身居现代社会的所谓文明人感到惊讶。
人们尽情装点身边的一切事物,故而非洲艺术的品类十分繁多。如果以材质划分,它包括木雕、牙雕、石雕、金属铸件、陶土器物、织物、彩绘、珠串、皮革等,其种类之多,给人应接不暇的感觉。
非洲艺术大多与本土宗教信仰有关。非洲人认为自己的祖先就是口衔刻刀来到人世的。在非洲,艺术远远超越审美的层面,成为整个信仰体系的关键要素,赋予生活以意义,或者它们即是生活。
非洲人千百年来形成了自己的文明,创造了自己的艺术,并将其世代传承了下来。许多非洲人或许从来不知道,什么是西方观念上的那种“艺术”,但实际上,非洲人民却一直生活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他们的宗教祭祀、仪式、雕刻、纹身、发饰、舞蹈、吟唱都是艺术,艺术环绕着他们的社会空间与生活空间。
非洲传统艺术有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和历史,要理解非洲传统艺术须建立在非洲自身传统世界观上,即是要求我们避免理论学家长期随意摆布的虚幻词汇,代之以近距离观察传统非洲人是如何行动的。
为进一步促进非洲艺术与东方文明的平等交流与对话,大信非洲艺术博物馆保护并收藏非洲文物余件,题材涵盖生育与传承、祖先与神明、生活与娱乐三个方面,内容包括雕像、面具、建筑构件及生活用品等。
历经多年筹备,博物馆计划于年11月底正式开馆,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