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长寿是人生中的一笔巨大财富,有了它晚年才能少受病痛的折磨,享受退休后的丰富生活。可是难就难在,这笔财富并不是人人都有的。
人们能够健康长寿其实是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而当中最重要的就是经济的发展,现如今随着经济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的平均寿命得到了提升,与此同时,健康观念也更加深入人心,人们对长寿的追求似乎变得更“狂热”了。
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比如遗传、饮食、生活方式等,今天我们主要谈谈饮食对健康和寿命的影响,并结合《美国医学会杂志》等相关研究,探讨一下对于40岁以上人群来说,怎样的饮食模式才能更加健康、长寿。
一、饮食模式和疾病的关系是怎样的?《BMC医学》研究有新发现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人生存的必要条件,可以说饮食对于身体健康的影响不言而喻。可是生活中能接触的饮食模式多种多样,什么样的模式对健康要的影响才更大呢?下面我们就以地中海、西式饮食为例来详细看一下。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痴呆的患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它不仅是个别国家的问题,还成为了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比如《全球阿尔茨海默症病报告》中涉及的统计显示,等到年老年痴呆患者预计达到万,这其中我国可能是该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
可是这是一种中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饮食模式会对该病有影响吗?《BMC医学》发布的研究显示,老年痴呆症的一个重要改变因素可能就是饮食,甚至能当做降低疾病风险和预防的干预目标。
具体来说该研究表示,传统的地中海饮食和痴呆症的风险下降有关,即富含水果、坚果、海鲜这样的饮食模式。相对于较少采用这种饮食模式的人群相比较,养成这种饮食模式的人最多能降低23%患老年痴呆的风险。
不过研究者说表示,这种报告是以英国生物样本库中的6万多个个体数据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饮食模式进行了评估,比如衡量这类人群对地中海饮食模式的依存性。整个随访的过程持续了9.1年,结果发现有例的痴呆症患者。
所以由于研究对象的局限性,这种研究其实针对的是特殊的种族个体,比如爱尔兰人、英国人或者是白人,这种已经确定的潜在饮食益处仍需要在一系列人群中做进一步研究。
而所谓的西式饮食,指的是富含糖、红肉、加工肉类等为主的饮食模式,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饮食健康的重视,不少人都开始偏向这种饮食模式。
其实有不少的研究证明,肠道中的某些微生物会经由炎症、DNA损伤等机制来影响结直肠癌的疾病进展,而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上的研究显示,西式饮食可以经由特定类型的大肠杆菌等肠道微生物,来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研究的相关学者还表示,后续还会以“西式饮食中的哪些具体因素会影响这种与结直肠癌细有关的细菌”为主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索。
由此可见,不管是地中海、西式饮食或是其他的饮食模式,都会对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如果40岁之后想要更加健康、长寿,究竟什么样的饮食模式才是相对合适的呢?
二、40岁后如何才能更健康、长寿?《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选对“素食”很重要
当高脂高热量成为部分疾病的诱发因素时,很多人都把目光投到了素食饮食上,这是一种不吃畜禽等动物性食物的饮食模式,一般不含胆固醇类食物,相对来说脂肪含量较少,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高尿酸血症、通风的患病风险。
通常来说,素食饮食包括全素饮食、蛋奶素食、奶素食,其中不管是哪种饮食模式,长期实行下来可能会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因为素食仅仅依靠烹调油来获得油脂,可能会由于缺乏二十二碳流烯酸而引起记忆力下降,从而对情绪造成负面影响。
更何况《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发现,40岁之后想要更健康、长寿,“素食”的选择是很重要的。
这种“素食”模式其实指的是植物性饮食,其实在这之前有很多研究都发现,植物性饮食对于寿命和健康都是有好处的,比如维护心血管健康、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改善代谢紊乱问题等,而这项研究则分析的更具体一些。
该项研究是由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等机构的人员发表,他们是以英国生物样本库为分析对象,不过对研究对象的特征进行了限定。比如这12万多名受试者的年龄在40~69岁之间,其中有55.9%的人员是女性,人数在名。
研究者先是总结了受试者的食用频率信息,将它们分为3组,其中包括动物性饮食、健康植物性饮食和不健康植物性饮食,然后研究者对这类人群的饮食模式作了评分、加和,计算出不健康植物性饮食指数和健康植物性饮食指数的。
研究者表示,这两个饮食指数的评分越高,相关食物的使用量就越高。为了分析这些饮食模式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又统计了体重、教育程度、身高等信息,对于受试者的患不同类型的癌症、骨折、心血管疾病等患病信息也作了记录。
结果发现受试者中健康植物性饮食指数评分高的很多都是年龄较大的人群,且女性居多,相对来说他们的BMI指数较低不容易得慢性疾病。
除去其他因素的影响外,研究者得出结论,普遍更长寿、不容易得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是健康植物性饮食评分更高的人,而那些不健康植物性饮食评分刚高的人,心血管疾病、癌症、全因死亡风险相对更高。
展开来说,植物性饮食包括蔬菜、水果、坚果、咖啡、茶、全谷物等,动物性食物则是鸡蛋、鱼、肉类、牛奶等,而不健康植物性饮食包括土豆、含糖饮料、精制谷物等。
不过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该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展示的是不健康或健康植物性食物,和某些疾病的发生风险或是全因死亡之间存在的联系,没有明确其中的因果关系。
更何况这项研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所涉及的饮食信息都依赖于受试者的回忆等,存在偏差的话可能会对分析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所以虽然都是植物性食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相关食物都是健康的,如果真的是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坚持植物性食物可以选择蔬菜、豆类、坚果、全谷物等,最好不要是加工过的。
另外研究也强调了,不是说一定要让人们从根本上把饮食模式变为素食或是纯素食,只是想要对健康和寿命有益,要改变饮食模式中食物的比例,把更健康的食物年列入我们的饮食模式中,比如健康的植物性食物、更瘦的肉、鱼类等。
三、老年人长寿的秘密在哪里?这两个特征可能是关键
如果说40岁以上的人群想要健康长寿,要在“素食”上做好选择,那么老年人又该如何健康长寿呢?或许看完《自然》子刊连发的两项研究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柳叶刀—公共卫生》上曾发表了一项研究,表示我国人口出生时的预期寿命将在年上升至81.3岁,其中男性的平均寿命为78.1岁,女性的则为85.1岁。
这项研究是由中国疾控中心慢性病中心副主任等专家发表,除了性别外,他们还从不同的城市来分析,结果发现预计在年北京女性的寿命最高,有81%的概率会达到90岁。
而在浙江、上海、广州这些城市,有一半的概率能达到90岁。从男性方面来看,出生在伤害的男性有77%的概率寿命会超过83岁。根据这项研究可以看出,随着婴儿死亡率的降低和生育率的下降,我国的平均寿命是呈增加趋势的,只不过老年人想要真正获得长寿,还需要多种方面的考量。
今年4月份《自然》子刊发表了研究表示,长寿的秘密可能存在于肠道之中。这项研究是广西科学院的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发表的,他们发现百岁老人的肠道菌群中,有和年轻人相似的、独特的肠道菌群模式。
该研究团队以名在中国广西的人为研究对象,具体分出了4种不同的肠型,其中拟杆菌是年轻人的主导类型,而埃希氏菌-志贺氏菌是百岁以下老年人群的主导肠型。研究人员把前者归为主导肠型1,后者则为主导肠型2。
结果发现,相比较而言百岁老人中这两种肠型占比最高,而且具有老年人和年轻人这类人群的特点。研究还指出,肠型1能作为相应的指标来区分其他老年人和百岁老年人,那些可以维持肠道内稳态等的多形拟杆菌聚集在百岁老人中。
为了进一步探究,研究者还以其中的45名百岁老人为对象,间隔1.5年取这类人群的粪便样本开展了纵向分析,结果发现年龄增长的同时,老年人和年轻人相关的肠道菌群特征呈现增强或是维持趋势,可以明确这些老年人长命百岁的重要因素,可能就是他们身上独特的肠道菌群模式。
参考文献:
ShifuPang,XiaodongChen.Longevityofcentenariansisreflectedbythegutmicrobiomewithyouth-associatedsignatures..04.06.
AlyshaSThompson,AnnaTresserra-Rimbau.AssociationofHealthfulPlant-basedDietAdherenceWithRiskofMortalityandMajorChronicDiseasesAmongAdultsintheUK..03.28.
OliverM.Shannon,JaniceM.Mediterraneandietadherenceisassociatedwithlowerdementiarisk,independentofgeneticpredisposition:findingsfromtheUKBiobankprospectivecohortstudy..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