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视觉中国
子宫内膜癌已成为上海发病率第一的妇科肿瘤,并有低龄化趋势。有生育需求的适龄女性却因罹患子宫内膜癌或癌前病变面临两难:到底是“切”还是“保”子宫?保子宫还能不能生孩子?今天上午,复医院传出消息,5年来该院内膜癌及癌前病变保育治疗人次,有效缓解率达95.7-97.4%。团队一系列创新成果,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为患者带来福音。
不久前,患者木木和丈夫抱着刚满月的孩子来到复医院陈晓*教授的诊室。曾经罹患“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双重打击的木木,成功控制住了病情的发展,并成功诞下一子。这一切,得益于陈晓*和她的子宫内膜病变多学科诊疗团队。
年起,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保育治疗就已经写入国际指南,但经全球学者的多年努力,子宫内膜癌的完全缓解率始终徘徊在70-80%左右,有近30%的患者面临治疗失败的风险。由于卵巢功能障碍以及多次诊刮导致内膜过度损伤,即使完全缓解的患者妊娠率也只在30%左右。陈晓*教授和她带领的国内首个子宫内膜病变多学科诊疗团队迎难而上,创新性地提出宫腔镜联合孕激素治疗的方案,在直视下既保护正常内膜又彻底切除病灶,随即采用大剂量孕激素治疗,将疗效提升至95%以上,获得广泛认可。团队结合影像学检查优势,采用九宫格方法标记病灶部位,在这一提示下,采用宫腔镜标尺进行确认,定点切除,目前该技术已申请专利。
针对促排卵伴发内源性雌激素上升诱导病变复发的难题,团队摸索出孕激素保护下促排卵策略;利用子宫内膜周期及卵泡周期分离的特点,采用包括低剂量孕激素连续应用以及曼月乐环带环促排卵措施,将妊娠率提升至53%,同时降低复发概率。
“全子宫切除是公认的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首选治疗方式。然而,在一定前提下内膜病变可以实现完全缓解,部分患者仍有生育的机会。”陈晓*说。随着该团队专病门诊量的逐年上升,-年内膜癌及癌前病变保育治疗人次,有效缓解率达95.7-97.4%,高于文献报道的70%-80%;在该院生殖中心辅助治疗患者妊娠率达53.8%,同样高于文献报道的30%-40%。
通过多年研究,陈晓*团队还发现,肥胖是影响保育疗效及妊娠的重要不利因素,因此体重管理尤其重要。医院内分泌科合作,通过科学评估患者的饮食、运动、代谢、体脂情况,制定阶梯式个体化减重方案,进一步助推子宫内膜病变的保育治疗及后续妊娠的成功。“希望有一天,所有的妇科肿瘤患者都能保住她们的生殖器官。”陈晓*感叹,作为一名临床医生,通过自己团队主导的研究为患者带来福音,是让医生们“最激动”的嘉奖。
新民晚报记者左妍
一系列创新成果为子宫内膜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诊刮是诊断内膜疾病的最常用方法,但往往带来剧痛,反复诊刮不仅让患者苦不堪言,还会导致正常内膜过度损伤。陈晓*注意到,国际上在20年前已采用创伤极小的子宫内膜吸取活检作为子宫内膜病变的一线筛查方式,但国内却普遍不接受,并未惠及患者。
针对该情况,团队结合自身研究结果,推广子宫内膜吸取活检技术,用于一线筛查。该技术可明显减少患者痛苦,费用低廉,手术时间短,还可在不取环的情况下取样,总体诊断符合率85.7%,其中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敏感度达到%。如今,这项技术已推广至泛长三角地区的12家妇幼保健院并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推进了长三角妇幼保健技术的一体化发展。
曼月乐环是RCOG指南推荐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保守治疗首选方案,但尚缺乏临床试验探讨口服孕激素联合曼月乐环使用在早期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保育疗效。陈晓*教授团队在国内首次利用曼月乐环联合孕激素进行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的保育治疗,为患者带来福音。
宫腔镜是目前最常用的妇科微创技术之一,可直视下发现颈管及宫腔内的各种异常。团队还在国际上首次建立宫腔镜全面评估和个体化治疗体系,率先采用影像学指导下宫腔镜定位取材在内膜癌保育治疗中应用。通过影像学指导,分析内膜癌患者可能发生肌层浸润部位并标记,宫腔镜针对该部位定位取材,病理科仔细分析,明确有无肌层浸润,从而提高诊断精准度,在保护正常内膜的前提下全面清除内膜病灶,为以后妊娠做好准备。该体系联合高效孕激素将内膜癌保育疗效由国际报道的70-80%提升至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