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缺乏育儿经验,亲近的人一旦传授某些知识,很容易相信或被误导,导致一些孕期说法大行其道。
执笔:胡蝶
编辑:胡蝶
定稿:欧阳比文
对于身边的孕妇,老人们总喜欢将自己的怀孕经验一一传授,以保证肚子里的宝宝茁壮成长。然而大家的目的都是好心,这些话却不一定对。
对于没有经验的孕妇来说,有人帮忙传授知识当然是好事,但是这些“经验之谈”很多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全部遵守反而会为孕妈带来许多不便。
孕妇养胎说法多,婆婆妈妈如数家珍
自从婆婆和妈妈听说小梦怀孕,不约而同都赶过来照顾自己后,小梦无比怀念两个妈没来之前的日子。
两个妈妈在监督孕妇这项工作上达成了空前一致,婆婆买来一箱一箱的葡萄,说孩子吃了眼睛大。
妈妈做菜从来不往里面放葱姜蒜,说宝宝会有狐臭,这一类的说法,两个老人如数家珍。
除了这些,妈妈们还不许小梦去拍孕妇照,说摄像头会使胎儿不稳。也一个劲儿唠叨小梦叫她去剪了长头发,说这样会和胎儿争营养。
自从两个妈妈来了以后,自己就像受训的模特,这也不让吃,那也不让干。
“宁可信其有”的老说法,传了一代又一代
对于老人的那些“金玉良言”,相信每个孕妇都曾被多多少少地灌输一些。只要对这些说法稍有质疑,就会引来老人的恐吓:看孩子真出事了你怎么办。孕妇顿时没了底气。
在这种宁可信其有的心理作用下,这些老说法传了一代又一代。有些老说法的确是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经验,有些说法则毫无科学根据,孕妈要学会加以甄别。
真言还是“谣言”要分清,有些说法不必听
1.孕期饮食方面的“谣言”
比如不能吃羊肉,胎儿会羊癫疯,不能吃兔肉,胎儿会唇腭裂这一类,完全不必遵守,羊肉兔肉都是孕妇滋补佳品,只要做熟了就可以。
癫痫病(俗称羊癫疯)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5%,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发病原因多为脑内损伤或遗传因素所导致。
而这些疾病都是因为遗传因素或孕期情绪、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孕期需要注意的不是“特定食物”,而是远离烟酒、提高免疫力、养成良好作息规律。
遇到不知道是否适合孕妇食用的食物,可以咨询医生或自行查询。
2.胎儿性别方面的“谣言”
这一类说法大多是从孕妇身体变化或其他生活细节来判断肚子里的是男还是女。
比如看孕肚大小、上怀下怀、妊娠线深浅、酸儿辣女、妊娠反应严重程度,或是让小朋友猜男女,解读胎梦等等。
实际上这些变化都能用科学来解释,大多与胎位和激素水平变化有关,和胎儿性别扯不上半毛钱关系。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及个人实施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
3.生活习惯方面的“谣言”
孕期要与丈夫分房睡,否则对丈夫不好,其实细究这个“谣言”的初衷应该是怕夫妻过于亲密会伤害宝宝。
有很多类似说法明明是出以保护孕妇的好意经过夸大渲染,被赋予了迷信的色彩。
医生建议,妊娠期前三个月和最后三个月,应当禁止夫妻生活。
我们都知道孕期也可以和丈夫适度亲密,但要根据自身情况,并选择合适分时间和方式。
而且孕期本就容易情绪低落,胡思乱想,甚至患上产前抑郁,有老公陪伴可以给孕妇贴心的照顾。
当老人给出众说纷纭的建议,孕妈可以这样应对
1.学习科学的育儿知识
作为新时代的宝妈,我们应该坚信科学育儿,老人给出的建议不一定都对,凡事多问一个为什么,多了解孕婴知识,这才是对宝宝有效的重视。
2.避其锋芒耐心解释
老人通常对他们那一套理论深信不疑,并且自认为经验丰富,很难听进去孕妇的意见。如果不愿多费口舌,就只是口头答应避其锋芒。
如果想让其改正,可以用平和的心态对老人解释,多用专家学者的话来论证,用更大的权威来打败权威。
3.重视孕检相信医生
不要因为懒惰或是觉得自己这已经是二胎,就放松警惕。每次孕检都要按时进行,生活中有疑惑也可以询问医生,人家可是专业的。
糖果妈妈叮嘱:在孕期最主要的是保持心态平和,保持良好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