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元堂-济世利人元和天下
济世利人元和天下
体元和之气,根贞一之德,功至大而不伐,身处高而更安。
①犹言“太和”。古代指阴阳会和的元气。《旧唐书·郭子仪传》:“体元和之气,根贞一之德,功至大而不伐,身处高而更安。”②道士修炼时含气漱口所生的津液。杜甫《幽人》诗:“咽漱元和津,所思烟霞微。”
1.见“太和”。
2.亦作“大和”。
3.人的精神、元气;平和的心理状态。
4.谓太平。
5.和睦。清恽敬《答陈云渠书》:“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乐矣。”
太,通“大”,至高至极。和,指对立面的均衡、和谐和统一,“太和”指天地、日月、阴阳会合、冲和之气;“元气”原意为形成世界的原始物质,将“金、木、水、火、土”这五行称为“元气”,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由五行构成。在这里,“元气”为天地、日月、阴阳会合之气,是生长万物的根本。
太和元气象征意义
“太和元气”就是指孔子思想体现了整个人类思想最精华、最高贵的一面,如同天地生育万物一般,能使人类思想到达一种至高无上的境地。
“太和元气”中何谓“太和”?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太和”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太”的解释是指形成天地万物的元气。“太和”是指阴阳会和、冲和的元气。这种阴阳的会和或冲和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和谐的。《易经》在乾卦上讲:“保合大和,乃利贞”。这里“大和”就是“太和”,古字“大”与“太”通。意思是说“太和”是吉利之道,利于万物生长。“太和”的另一种解释就是“天下太平”。
这种“和”的理念不仅是一种理想追求,还体现了安邦治国的思想。和”的思想在古代中国是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这种文化背景就是中国的儒学思想,即孔孟之道。孔子在《论语》中讲:“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可见儒家以“中庸”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中庸”是什么?《辞海》解释,不偏叫“中”,不变叫“庸”。“和”作为这一文化理念,就源于儒家中庸之道,认为能“致中和”,即无事不达到和谐的境界为最美好的境界。据说,故宫“中和殿”的名称就源于“致中和”的含义。“中和”还有中正和平之意。中正和平与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人类和平在文化理念上是一致的。
太,通“大”,至高至极。和,指对立面的均衡、和谐和统一,与绝对的、没有差别的同一相区别。中国北宋哲学家张载用“太和”一词形容气的絪(yin带绞丝旁)缊(yun)未分的状态,即阴阳二气矛盾的统一体。《正蒙太和》:“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絪(同上)缊、相荡、胜负、屈伸之始。”认为阴阳二气的互相排斥、吸引,造成了太虚之气的运动变化。“太和所谓道”,也就是“阴阳合一存乎道”,道就是阴阳二气互相作用,互相推移的过程。智能气功科学理论认为,古人所说的太和描述的是元气(即太极,相当于混元整体论中所说的初始混元气)这个物质层次所处的那种阴阳未判、无所谓动静、至虚至灵、能够化生宇宙万物的体性状态。
太和
“太和“太,至高至极;和,和谐。一作“大和”,为古代中国哲学用词,表示宇宙万物最高层次的和谐,对其具体内容,各代哲学家表述各有千秋。
一作“大和”,古代哲学术语,指天地阴阳,宇宙万物最高层次的和谐(次等和谐曰“中和”)。太,至高至极;和,和谐。
《易·乾彖辞》:“保合大和,乃利贞。”意即保持至极的协调和顺,则万物无不利。北宋张载用“太和”表述阴阳二气交感变化所达到的和谐状态。《正蒙·太和》:“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絪缊相荡、胜负、屈伸之始。”南宋朱熹名阴阳二气会合状态为“太和”。明末清初王夫之以阴阳气神相和释“太和”。《张子正蒙注·太和篇》:“太和之中,有气有神。神者非他,二气清通之理也。不可象者,即在象中,阴与阳和,气与神和,是谓太和。”又说“太和,和之至也”。
指导养生
1、阴阳协调,保合太和——养生的基本原则
《周易》把太极(统一物)分为两个对立面——阴阳,阴阳是构成宇宙万物变化、运动的根源。宇宙万物无时无处不在阴阳交合、刚柔相推的运动之中。《系辞传下》言:“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所谓“阴阳合德”正体现了统一的宇宙观。阴阳太极图、六十四卦方图、圆图、河图、洛书及卦的方位、数值来显示对称、平衡、比例,使《周易》的“和谐观”得到最完美体现。
这种统一、协调的思想不仅体现在天道上,而且体现在人道上。《彖传·乾》宣称“保合太和,乃利贞。”“太和”二字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概括,中国文化可以说就是“太和”文化。儒家讲“太和”(中庸、和为贵),道家其实也讲“太和”(法天法地、顺乎自然)。中国传统医学无论是生理、病理还是治疗都是以此为诊断标准及指导思想的。
“阴阳太和”是养生的基本原则。《内经》对《周易》这种观点完全接受并加以深化、发展。《内经》论医道,主张“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认为“阴阳调和是谓有度。”《素问》反复强调指出:“内外调和,邪气不能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上古天真论》论养生之道一再强调:只要“提挚天地,把握阴阳”,“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就能成为“真人”、“至人”。如果阴阳失调,则不仅不能“长有天命”,而且会导致病变。所以必须采用适当措施,调整阴阳,使之回归到“太和”状态。
“阴阳和协”思想在《周易》中是原始的、粗陋的,在《内经》中就具体一点,指脏腑功能的和谐、卫气营血的均衡节律与运输等。在后世科学发展中,这种思想更得到不断深化,并在各自领域中得以具体运用。
“阴阳”已成为最古老、最原始的概念,在养生、医疗等“人道”领域,这个基本原则固然不容否定,但更重要的还应该对其进行深层研究、微观研究,使其学术不断充实与发展。
2、顺应自然,不失四时
《周易》强调人必须顺应四时生长化收藏的自然规律。《乾·文言》:“夫圣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里的“天时”即是四时自然规律。《周易》对“时”的强调非常突小,六十四卦彖、象辞中“时”字俯拾即是。如《革·彖》:“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易传》把“时”作为判别卦象吉凶的重要标准之一,甚至把“得时”看得比“得中”更重要,如同居中位,不一定都吉,适时则吉,失时则凶。《系辞》言:“变通者,趋时者也”。
要想炼养身体、却病延年,“顺乎天而应乎人”(《兑·彖》)是其基本要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详尽论述了四季不同养生法: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简言之,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其中春夏夜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的具体做法,为现代科学所证明。
《周易》还提出一些具体修身方法。如《成·彖》提出“君子以虚受人。”就是要虚怀若谷、不骄不傲。《颐·象》:“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不仅在言语上谨慎,而且在饮食上要节制,《易传》通篇告诫人们进取、“自强不息”,唯独在言语、饮食方面要求人们节慎,是应重视的。《未济·象》:“君子以慎辨物居方。”强调了外物环境对人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