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社会科学的通识写作成为书市中的一大热点,在今年,严飞的《穿透》、项飙的《把自己作为方法》等,都曾引发过广泛的讨论。不论是在各类讨论,还是在媒体的采访报道中,“何谓好的人文社科通识写作”是一个屡屡被提及的问题。一个共识是,优秀的社科通识作品,不仅能激发读者们对于特定学科知识的兴趣,更重要的,则是培养读者们对日常生活进行反思的能力。
纵观我们生活中的诸般事物,恐怕少有比“食物”更为合适的通识写作课题。一方面,它足够“接地气”,每一个人的生命体验中都少不了食物。另一方面,饮食也是一种兼备自然和文化属性的活动,通过观察饮食活动,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许多重要的社会学命题。
年,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教授王程韡经历了一次有一定风险的手术,术后的王程韡躺在ICU病房中,静静地等待生命体征的稳定。“在这漫长的48小时中,我在想一个问题,如果明天我要上人生的最后一堂课,我会上什么内容?”他的答案同样来到了“食物”,“我想讲的东西一定不是那种机械地输入、输出的知识,而应该想去分享我真实而鲜活的生命历程:我很爱做饭很爱吃,这些经历,也能够和同学们产生共鸣”。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王程韡在清华开设的这门名为“舌尖上的社会学”的通识课,即使有着巨大的文献阅读量,“选课和选上的比例大概是10:1”。看起来稀松平常的“食物”,卓有成效地联结起学生们生动的经验与抽象的社会理论。
“联结”的视角,恰恰也是王程韡进行学术研究时所注重的。作为一名以前学习理工科的STS(科学、技术与社会)学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