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饮食介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师道言说杨晴ldquo文学生产
TUhjnbcbe - 2021/1/26 18:10:00

专业团队学术成果展示第十一篇

作者简介

杨晴,年10月生,河南夏邑人,西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古代文学与文化,在河南财经*法大学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文学(Ⅲ)、中国文学批评史等课程。

“文学生产”视野中的礼乐文学研究

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总结出艺术批评的四个要素:作品、生产者(或艺术家)、世界、欣赏者,然而,“几乎所有的理论都只明显倾向于一个要素。就是说,批评家往往只是根据其中的一个要素,就生发出他用来界定、划分和剖析艺术作品的主要范畴,生发出借以评判作品价值的主要标准。”这一观点也同样适用于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我们会根据不同的作品,将研究目光集中于作者、作品所反映的“世界”及作品本身的艺术特征等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也着重从作家(或作品)的接受角度研究作品的传播问题,这不仅是研究范式的转变,而且还意味着研究深度的逐渐加深。即便如此,我们在研究关涉中国传统礼乐仪式的作品时,仍会感到“捉襟见肘”。

一、传统研究方法的“失语”

《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乐仪式素来是古代文学作品表现的重要对象,如“诗圣”杜甫有《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郊赋》“三大礼赋”,它们分别反映天宝十载朝廷举行的“献太清宫”“享太庙”“祀南郊”等仪式,再如北宋刘筠有《大酺赋》,用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手法描绘了大中祥符元年宋真宗举行的“大酺”,生动地再现了当时君民同乐的盛况,堪与汉代张衡《西京赋》比肩。我们若将目光集中于作品,这类作品的艺术价值则无法与“独抒性灵”的诗人之作相媲美;若研究作者,我们容易“以偏概全”,忽略这类作品的文化价值;若研究作品的社会背景,所

1
查看完整版本: 师道言说杨晴ldquo文学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