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最晚的夜,用最贵的眼霜;
啤酒加枸杞,可乐加*参;
白天健身,晚上炸鸡;
……
这样的「朋克养生」,是这一代年轻人最后的倔强。
尽管这些行为实际上既不“朋克”也不“养生”,但它确实表明,至少从观念上来说,年轻人比我们想象中更看重自己的身体。
健康就像空气一样,平时我们几乎意识不到它的重要性,直到出现问题才重视起来。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拿到体检报告的时候,亲人朋友突然生病的时候……
从营销号、健身房到医美行业,纷繁复杂的伪科学或智商税充斥着社交平台,“养生”这门生意愈发抢手,稍不留神就成为被收割的“韭菜”。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健康是一种活跃的状态。”
这几本关于健康的科普书,或许会让你对“朋克养生”有不一样的看法——
BOOKLIST
包治百病的良方,
不是爱马仕,
是睡眠。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英]马修·沃克著
田盈春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失眠已经成为流行病的时代。
“要使大脑和身体健康恢复到最佳状态,我们唯一能做的也是最有效的事,就是睡觉,它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最佳对抗死亡方法。”
人类生命中有1/3的时间都在睡觉,但你是否真的了解这件平常之事?
我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情商智商、记忆力、运动力、学习力、生产力、创造力、吸引力,甚至食欲,这些让日间生活丰富多彩的能力,原来都与夜间那场睡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本全面、专业、尖端、实用的“睡眠百科全书”,告诉我们睡眠的运行机制、睡眠不足的坏处、睡眠与做梦的有益功能,以及睡眠对专业人士个人能力提升的惊人影响,带你寻回一夜好眠。
毕竟包治百病的良方,不是爱马仕,而是睡眠。
BOOKLIST
人体,
其实是一场精心安排的妥协。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
[美]伦道夫·M·尼斯/[美]乔治·C·威廉斯著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人为什么会发烧、发炎?为什么许多人小时候不爱吃青菜,长大之后就爱吃了?焦虑、抑郁和精神疾病这么糟糕,自然选择为什么留下了它们?
在本书中,作者主张从演化的视角审视人体、疾病、衰老等健康议题。他认为,人是演化的产物,人类健康的方方面面自然也遵循演化规律。
人体,其实是一场精心安排的妥协。
很多设计缺陷,其实都是为了更高的收益,而做出的一种无可奈何的让步。因为生物进化不像现代工程那样,要先经过专家论证,做出一套十全十美的方案。它是边施工边设计,根据环境需要,随时做一些缝缝补补。
总之,每一个缺点,都是为了更高的利益。我们为什么会生病?因为我们要变得强大,所以我们变得脆弱。
BOOKLIST
我们的科学是一滴水,
我们的无知是一片海。
《消失的微生物》
[美]马丁·布莱泽著
傅贺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大自然都报复了我们。”
恩格斯的告诫犹在耳畔,而在《消失的微生物》里,美国著名科学家马丁·布莱泽提醒我们,滥用抗生素及剖宫产会危害我们自己的后代。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滥用抗生素及剖宫产,我们在不经意间已经伤害了与人类协同演化了数十万年之久的“微生物朋友”,特别是在我们的孩子们身上。
这扰乱了人体内微生物的稳态,打破了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进而危害了我们孩子的代谢、免疫和认知能力。
作为人类微生物群系研究的先驱之一,马丁·布莱泽在本书中既从科学的角度梳理了上述问题的来龙去脉,又从个人及社会的层面探讨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BOOKLIST
像打理花园一样,
照顾你的肠道微生物。
《饮食的迷思》
[英]蒂姆·斯佩克特著
李超群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口味差别巨大?为什么有人怎么吃也不胖,有人喝水都长肉?为什么单靠运动对减肥帮助不大?
生酮、轻断食、阿特金斯、抗糖、戒碳水……
营养学坑越挖越多越挖越大,这些风很大的饮食方法科学吗?
“大多数人运动减肥失败的原因是身体的变化抵消了运动的作用。身体的自我保存机制会阻碍脂肪的消耗。减脂消耗的能量是减肌肉的5倍。运动可能会将部分脂肪转化为肌肉,但体重却变化不大。”
本书作者作为遗传方面的专家,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对同卵双胞胎进行了超过20年的跟踪对比,利用这些独特的数据,剖析了脂肪、蛋白质、糖分、维生素等几乎每种营养元素,揭开关于饮食的“迷思”。
这本科学家写的饮食指南,值得每个人收藏。
BOOKLIST
与其天天担心生病,
不如每天好好吃饭。
《吃出自愈力》
[美]威廉·W·李著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健康是一种活跃的状态。”
疾病不是一天养成的,健康需要每天的投入。与其天天担心生病,不如每天好好吃饭。
关于“食疗”,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民间智慧,不过因为科学性存疑显得有点“玄学”。
哈佛医学专家威廉·李博士在这本书中结合分子营养学、分子医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吃出自愈力”的概念。
人体自身固有五大健康防御系统:血管生成、再生、微生物组、DNA保护和免疫。很多食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以增强这些系统。本书详细阐释了这五大系统的运作原理,并开出了许多健康食物清单,教你从选择喜爱的食物入手,制订健康饮食计划。
BOOKLIST
吃对少生病,
病了这样吃。
《你是你吃出来的》
夏萌著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我们必须意识到在餐桌食品丰富的背后,我们获得的营养其实十分匮乏,食物种类太少与营养素的含量太低并存。”
我们往往忽略了食物在身体里神奇的化学反应,误以为低油低脂保健康,其实多是蛋白质缺乏式营养不良。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慢病人群误以为只能终生服药或手术,忽略了饮食等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真正康复。
医院营养科主任夏萌总结自身患病经历和10万临床病例写成,作者提出要预防疾病,先回到史上人类进化突飞猛进阶段的食谱——{植物类食物65%动物类食物35%}。
吃对了少生病,病了这样吃,一日三餐才是真正的保健品。
BOOKLIST
躯体有尽时,
灵*无绝期。
《当呼吸化为空气》
[美]保罗·卡拉尼什著
何雨珈译
浙江教育出版社
格雷厄姆?格林曾经说过,人真正的生命是在头二十年,剩下的不过是对过去日子的反射。
生与死缠绕共生,失去任一者,剩下的那个概念都毫无意义。
年,即将抵达人生巅峰的保罗,忽然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自此,他开始以医生和患者的双重身份,记录自己的余生,反思医疗与人性。书里有着对人性、生死、医疗的深沉思索,让全球无数读者为之动容。
读这本书如同读一篇长长的遗言,包含着时间催赶之下全部对生的热爱与对死的诚实,对科学的坚持与对意义层面更多生命内涵的思考和拥抱。
37岁的保罗已逝,于通过此书认识保罗的你我而言,他却是虽死犹生。
——往期回顾——更多精彩内容
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