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红梅花
露出满脸灿烂
冰封的心事
开始回暖
从今晚开始
蔓延盛开的相思
在这渐暖的时节
和雨水一起
寻找绿色光亮
洁净的空气,温柔的雨水,在春天的节日里,淅淅沥沥,滴进了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季。太阳*经达度时,是雨水节气。
雨水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讯息,滋润着大地上经历了一冬的生灵。雨水是节气排行中的榜眼,它虽谦让不争,但地位十分重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水矣。”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
雨水分为三候:
一候獭祭鱼。“獭(tǎ)”,就是水獭,无锡人俗话叫它为“水獭野猫”。水獭善于游泳和潜水,白天隐匿在洞中休息,夜间出来活动,在水中力气非常大,传说人被它抓住了也很难摆脱。水獭的食物主要是鱼类,“獭祭鱼”指的是雨水时节,水獭开始捕鱼了。它们会将捕获的鱼排列在岸边,看起来的样子,似乎是要先祭拜一番后再享用。
二候鸿雁来。候鸟是随着天地阴阳之气的变化而迁徙,南方天气转暖,大雁开始飞回北方。大雁飞北方是为了更好地繁育后代,春天一到,北方的日照时间延长,草木生长旺盛,动植物资源很多,有利于它们寻找食物养育雏雁。
三候草木萌动。天地间阴阳交泰,出现生机,草木乘此生机,开始萌动,在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土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春天的雨水是金贵的,如同母亲的乳汁,干渴的土地,冬眠的生灵,早已是急不可耐了。
古时候,雨水节气有一个习俗叫“接寿”,女婿要去给岳父岳母送节礼。送节的礼品则通常是两把藤椅,上面缠着一丈二尺长的红带,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谢和敬意。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礼,岳父岳母还要回赠雨伞,有祝愿女婿人生旅途顺利平安的意思。
据说久不怀孕的妇女,在雨水节气要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这样可使其尽快怀孕生子。
不过这些风俗,现在都早已没有了。
还记得“春雨贵如油”的诗句吗?还记得“润物细无声”的诗句吗?在历代文人墨客眼里,雨水是个多情的节气,他们抒写雨水的诗词数不胜数。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诗人笔下的京城街道丝雨纷纷,它就像乳汁般细密而滋润,小草钻出地面,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胜过了绿杨满城的暮春。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尝尽人间世态炎凉,做官已经感觉索然无味的诗人,乘马来到临安作客,纵然置身繁华之中,心里也仍是觉得孤寂。住在小楼听尽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小巷深处传来了叫卖杏花声。于是来了兴致,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品茗。且不去叹息世尘会弄脏洁白的衣衫,等到清明时节,就能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唐·李商隐《春雨》)
诗人身披白色便服躺卧在床,看着门前寥落的景象,心中万分感伤。他感叹道:隔雨相望,远处红楼更显凄凉,人已归去,任珠帘在风中飘摇。路途漫漫,生出悲春的无限愁肠,只有在残宵的梦中,才能与故人依稀相见。此景此情无法传递,在阴雨弥漫的初春,就让大雁代为传书吧。
旧时无锡等地的江南农村风俗,每到雨水节气都要“罱河泥”、“编竹篾”。
罱河泥是为了送到田里做基肥。天刚蒙蒙亮,农民就早早摇着农船去河浜里罱河泥。
薄雾里,小船弯弯,人影绰绰。罱河泥用河泥夹,颇像捕鱼的网夹。也有用竹篾编的罱泥箩头,罱泥箩头就像一只巨大的蚌壳,装在毛竹上,另有一根下端弯成S状的小竹安装在箩头上面,掌控箩头口的张合。农人把罱河泥夹子插入水下的烂泥里头,大夹子被慢慢提起来,细密的网格过滤掉一些水后,乌黑的河泥被放到船上,直到装满后,船才回到岸边,用担子挑到田里。
老人和女人们则是在屋里围成一圈手工制作竹器,如竹箩、竹筐、竹席、斗笠等,一年农活中需要的竹器都要准备妥当。
无锡农村有关“雨水”节气的天气谚语中,有根据下雨的情况来预测后期天气的,如“雨水有雨百日阴”,“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有根据冷暖来预测后期天气的,“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还有根据风来预测后期天气的,如“雨水东风起,伏天必有雨”等等。
雨水节气中,地湿之气渐升,且早晨时有露、霜出现。所以针对这样的气候特点,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脾胃能消化五谷,是气血生养之源。五行中肝属木,在味为酸;脾属土,在味为甘。
雨水节气的饮食,要以平性为宜。“倒春寒”容易使人内脏郁热壅阻,因此不宜吃燥热食物,以免“火上浇油”。吃热饭热菜,少食生冷之物,以顾护脾胃阳气。可多吃鲫鱼、胡萝卜、山药、小米等,少食羊肉等温热之品。食疗以粥为好,可做成莲子粥、山药粥、红枣粥等。药物调养则要考虑脾胃功能的特点,可选用沙参、西洋参、决明子、白菊花等。
伴着雨水,春风来了。看看像是很远,但她已经在路上,被雨水浸润着,飘飘荡荡地来。她在初春的田野里旅行呢,紧一阵,慢一阵。她在听花开的声音,她在嗅小草的芬芳。春天的景色是那样亲切,她徘徊在雨水里,常常驻足停留。
春雨里,就连那鸟儿的鸣声,也是清亮的。仿佛被这细濛濛的雨水滋润了,清脆悦耳的鸣叫,在清新的空气里是透明的,具有亲和与穿透力的,唤醒了人们的春心。大地上渴望新生的万物,已经被春天到来的消息感动得流泪,那是有生命的雨水啊……
还记得《雨巷》里那个撑着油纸伞的多情诗人吗?那个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里的诗人,他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人是被春天的雨水感动了,诱惑了。
无锡这个充满温情和水的地方,按老话来说,进入雨水节气天气就开始进入孩儿脸的模式了。老天爷高兴起来就一天就往上跳好几度,艳阳高照,好像春天真的来了。但接着就不高兴了,连招呼都不打,大风大雨或者阴雨连绵,搞得好几天地上都不得干了。
这个节气里,伞是大家最需要的,过去的老行当修伞,从雨水节气就会开始新一年的忙碌。雨巷里老屋的檐头下,修伞师傅正忙着。或者在雨巷深处不见人影的地方,偶然间,远远会飘来悠扬的喊声:“修……伞……喔,油布伞……洋伞……纸头伞……”,那就证明师傅就在近处了,也许在小巷拐个弯,就看见他了。
当雨水伴着春风来临,人有时候会突然很颓废,然后就爱上那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了,也许走在那样的雨巷,竟也会遇上令人迷恋的姑娘。
春雨打湿了身体,很冷。春风吹开了心房,很暖。此时,也许你会禁不住打一个激灵,这是春姑娘的及时提醒:雨水来时,春天的乐章开始奏响了。
(本文系文化学者乐道也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配图素材来自网络及历史典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END—作者简介:乐道也,本名程勉中,文化学者,江南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
《无锡闲话》记述无锡历史文化
以文会友,欢迎交流、赐稿
联系邮箱:wuxixhu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