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农历新年
是一场真正的民间盛宴
老人们常说
过了元宵
才算是过完春节
值此元宵佳节
就让我们一起回味
舌尖上的幸福
每一个灶头都有一碗团圆羹
文/王丽娜
过年了,处处洋溢着新年的喜气。对于小孩子而言,可能意味着好吃的糖果,好看的衣服,以及拿到更多的红包。人渐渐大了,对于过年可能并没有那么期待,过了一年只是告诉你又老了一岁。可是,不管怎么说,过年对于中国人而言总是有着特殊的含义。过年,在中国是热闹且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农历新年,是一场真正的民间盛宴。
在城市里也许只是去超市,去展览会购买年货,在农村里,空气中弥漫浓浓的酱油味道,屋檐下挂着鸡鸭鱼肉,年糕、蛋卷甚至自己做的豆腐堆成了大大小小的食物城堡,肉皮散发着特别香的动物油脂味,这些食物的香气,在记忆里散发年的味道。
在冬天的时候,其实最好吃的应该是寒冷的夜里那碗温暖的汤吧。母亲曾经在诸暨插队,最好的年华都奉献在那边,时间久了,自然烧的菜肴也有了那边的风味。于是我们的年夜饭总是带着几分诸暨的味道。是的,与一般上海人家不同的是,年夜饭中压轴的非西施豆腐莫属。相传,乾隆皇帝游江南时,与大臣刘墉一起微服私访来到诸暨。两人尽心游玩,信步来到苎萝山脚的小村。只见农舍已炊烟袅袅,方觉肚中饥饿,在一农家用餐,享用“西施豆腐”后,不禁击桌连声称妙,闻其菜名,“好一个西施豆腐”,脱口而赞。
传说是否真的不去说它,不过西施豆腐的确是诸暨的风味名菜,在过年的时候,每每成为席上头道菜肴。豆腐雪白细嫩,须得用上十数种配料,有火腿末、虾仁、猪血、肉末、青豆、枸杞、草菇米、黑木耳、金针菇、鸡蛋等,所以虽说是豆腐,诸暨人喜欢在前面加上一个“荤”字。老底子考究的人还喜欢加入时件(鸡肠鸡肫之类)为基本原料,放肉末的时候喜欢放点猪油,据说这样味道特别鲜美。现在你去诸暨的一些超市还能看到卖那种碗装的猪油。制作西施豆腐,把豆腐、猪血切成丁,连同鸡汤、时件、调料一起倒入锅中,用水煮沸后,取淀粉若干,边倒边搅,边搅边倒,不得稍停,至锅内扑扑有声成黏稠状,一道西施豆腐便在香气四溢中做成了。然后一碗碗从锅里舀出,取一调羹将之一口口送至嘴边。我小的时候心急,总是要抢先尝个口,每每被烫到,大人会好笑地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他们示意我要先吹下调羹里的豆腐。伴随着断续吹凉声,略加囫囵咀嚼,便有一股股鲜嫩滑溜沁入五脏六腑。热滚滚的豆腐一下肚,那是再也停不了口,冬天就是要这种生动热烈的菜肴才够劲。
这样一碗豆腐,只有懂的人才明白其中的用心和功夫。在过年的时候,无论你是身处异地,还是在家乡,品尝的不止是美食,也是欣赏着背后的故事。尽管,我们一家人现在已经在上海扎根,但过年的时候,这碗西施豆腐总是会让我们想到诸暨做年糕、舞龙灯的那些场景。每一个灶头都会有一碗团圆羹,我们品尝的是岁月的记忆,生活的滋味,过年的民俗,愈是咀嚼愈是有味。
晚来天已雪,且尽一碗西施豆腐!
卷起春愁,一份记忆上心头
文/谭秋丹
小时候,特别期待过年,因为过年不仅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和平时很少见面的小表姐一起玩,还可以吃到外公外婆烧的一大桌子的菜。
除夕那天,外婆家热闹非凡,小小的屋子挤满了人。妈妈姨妈小阿姨收拾屋子,爸爸和姨夫们合力抬出圆台面,外公外婆在厨房张罗忙碌。就我和小表姐向对方显摆着新衣服,隔一歇钻进厨房,外公总会“投喂”我们一些好吃的,一片龙虾片啦,一块白斩鸡啦,无论吃到啥我们都特别开心。然后外面玩一圈,又溜进厨房讨食。
其实我们最想吃的,还是外公炸的春卷。那时还不知“春日春盘节物新”的意思,只知道过年就可以吃到香香脆脆的春卷。
春卷是外婆包的。一大早,她就会去菜场,然后带着满满的一篮子菜归来。随后,外婆和外公就扎进厨房,我只听到一阵哗哗哗的自来水声,噔噔噔的切菜声,叮叮当当的锅碗瓢盆声……一阵忙碌后,外婆端出一大碗冒着热气的菜,放着,凉着,然后从袋子里取出一沓春卷皮,准备包春卷啦!
我踮起脚尖扒在桌沿边看,时不时伸出小手去碰碰春卷皮,发觉它还带着余温。外婆总轻轻打我手背,我又把小脏手收回。外婆麻利地将粘在一起的、柔韧的、像纸一样薄的皮撕开,摊平,又从大碗里夹出一筷子菜放在皮内一端,**的卷心菜丝儿,红红的胡萝卜丝儿,绿绿的韭菜,红的*的绿的真漂亮。只见外婆利索的将皮折一折卷一卷,然后在封口处沾一点儿蛋液。一眨眼工夫,一个春卷就包好了。
外婆将包好的春卷一横一竖叠放在盘子里,等着下午儿孙们到来下锅。
当外公将一盘炸得金*的春卷摆上圆桌时,我和小表姐就迫不及待的爬上了桌,极尽所能用手去抓一条诱人的小春卷,也常被烫得缩回手。
“小心烫!”外公笑着警告。窄小的厅堂里顿时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小心翼翼的咬一口,脆脆的外皮包裹着咸鲜可口的白玉青丝。蘸一点点醋再咬一口,汁浓味厚中又带点儿酸,虾米肉丝的点点鲜香在口中蔓延……
小时候也不怕油腻,放开肚皮大快朵颐。每次和小表姐一起,总你一口我一口吃出愉快满足的口感。父母总让我们少吃点,还要留点肚子吃好菜呢,可我们依旧对这盘香脆鲜美的春卷欲罢不能。
还记得外公像变魔术一般把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菜摆上了桌,还记得一家人齐齐整整围坐在桌前欢乐地家长里短,还记得大人们在觥筹交错中找着碰杯的理由……我想说,童年时的年夜饭,是欢喜的,是热闹的,是让我怀念的。
此去经年,物换星移几度秋。
如今外公外婆早已离世,我们也都长大,各自成了家。每年除夕,我还会与先生一同回父母家过除夕,虽然现在父母也还是会炸一盘春卷,但是,却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
“根”的情结
文/任定伟
说起“根”,我们一般都会从植物学的角度直观的来认识它。无非是植物赖以固持和输送水分和养分的器官,或者就是植物的茎块。假如我们从社会学的层面来解读“根”的话,它一定具有历史厚重感和人文渊源性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落叶归根、寻根问祖……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离不开“根”的历史,延续了宗亲、血亲的脉络,于是“家乡”或者“老家”这个词,对于关心自己家族郡望的人们来说便有了特殊的意义。以至于到了每年的春节,“根”的味道就会越发浓烈,也再一次唤起人们思“根”的情结。而能够从植物学和社会学结合的意义上来理解“根”,在我的记忆深处一定是三十多年前在老家过年吃的那盘饺子。
那年,陪同刚退休的父亲回山东老家过年,也是我第一次回老家寻根问祖。老家位于青岛市崂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崂山水库下游的白沙河在村前流过,旱涝保收的乡亲们,一年四季自然离不开吃饺子。有客人来的时候,饺子也成了待客的最好礼物。年迈的姑姑听说我要来,寻思着包什么样口味的饺子招待我。在寒冬腊月里,拐着小脚在野外寻觅南方人喜爱的野荠菜,愣是在天寒地冻的地头沟边挑来了一大把外观无法和南方荠菜相媲美的荠菜。那晚,盘坐在姑姑的热炕上,吃着热气腾腾的野荠菜饺子,就觉得满口生香。那味儿,咀嚼中环绕舌尖慢慢化开,感觉的是丝丝香甜和家乡亲人的暖暖爱意,那一刻,令我至今难忘!
姑姑告诉我,北方的荠菜在寒冷的季节不长叶,根须却是在泥土的呵护下聚集着养分能量,长得像牙签似的白白净净,等待来年的勃发,此时的野荠菜吃的就是它的菜根。这让我明白菜根是可以咀嚼出如此美味来的,不由使我想到曾经在扬州百年老店“菜根香”饭店就餐时看到的那块金字招牌,是否和野荠菜有同样的由来。
去年春节,我看了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勾起了三十多年前的这段回忆,也想找回当年舌尖上的滋味。于是,在经常光顾的淘宝网店询问能否弄到山东的野荠菜。终于有掌柜告诉我从邻家老奶奶那里匀来些许,便给我快递送来。那天,我似乎是怀着极其膜拜的心情,像完成作品似的,包完了这些野荠菜饺子。可是坐上桌吃上这份饺子的时候,滋味是在舌尖环绕,情感却在心头翻腾。还能找回当年的感觉吗?此时此景,身在异处,物是人非,唯有“家乡”这个词,一再被自己提起,尤其当“年”要来的时候,“根”的情结再一次被唤醒。十分理解那些常年在外拼搏的外乡人,一年到头辛苦,再怎么着,过年也要回老家,因为在那里还有他们思念的亲们,还有家乡值得咀嚼的“根”!
现如今,生活的多姿多彩,给我们提供了更加值得咀嚼的人生滋味。由“根”而生的饺子文化继续固守着传统,年三十的饺子依然在包着,因为人们把所有的吉祥如意、幸福安康、对来年的期盼……一切美好的祝愿都包了进去。当思“根”的情怀慢慢被打开,狗年也即将到来。面对“汪汪吠福”的明年,您该如何思考?不妨在假期读一读洪应明的《菜根谭》,其中的人生智慧,值得我们咀嚼!
三篇均出自年增刊《我记忆中的过年饮食风俗》
《上海故事》邮发代号4-每月2号出版零售5.00元
国际标准刊号ISSN-国内统一刊号CN31-/I
欢迎分享
生活中的故事,故事中的生活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