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饮食介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国育儿VS海外育儿哪个方式更科
TUhjnbcbe - 2022/6/1 14:00:00
北京哪能治白癜风不复发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全文共计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之所以想聊这个话题,是因为最近在悉尼听了一场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主办的关于喂养的学术会议。其中除了澳洲本地的知名专家和医生,还从国内请来了家长们都熟知的著名育儿专家崔玉涛。

有孩子的家长基本都知道崔玉涛老师,我怀孕的时候是天天在微博上翻他的各种更新。我婆婆还特意买了崔玉涛关于孩子护理的书,不仅每页都仔细看过,还在旁边勾画了重点,有疑问的地方还特意折页了,等着和我讨论。

其中崔老师讲了个小笑话,这个梗让我们笑了好久,他说:

“我发现凡是当了妈妈的人,

手机上大部分只有两类照片:

一类是孩子的照片,

另外一类是孩子大便的照片!

每当大家在微博上发一张便便的照片圈我的时候,

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哈哈哈哈哈,我想大家是不是都被周围

当了妈妈的朋友“视觉冲击”过?

算了,这里就不放图片了。

接着就发现了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周围的老外们明显没有get到这个梗,虽然也在笑,但是明显有点疑惑。

这可能就涉及到了中外育儿观念的差别。

因为大家都知道,老外们带孩子大部分都属于“散养”。

而我们中国的家长们总是“过度焦虑”。

我的孩子在国外出生,但我们家庭都是中国人。

所以爸妈来帮我带孩子的时候,难免会因为一些中外的育儿思想不同而发生碰撞。

这里特别想聊一下中外育儿的差别,尤其是我们中式育儿方面容易产生的弊端。是不是所谓的“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西方的育儿方式就更先进了呢?

01

中外育儿观念的差别

这一部分其实是中外差异最大的部分,观念不同导致育儿细节的不同。

也会让寻求帮助的各位妈妈面对国内外的各种信息产生疑惑。

中式育儿态度不统一:

每次和国内朋友聊天,我的第一反应都是,那些育儿的繁琐大部分来自于家庭成员的“内耗”。

因为年轻夫妻的双方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一旦生了孩子后,那就是双方父母齐上阵。四个老人再加上个月嫂,你一言我一语。一件简单的小事,比如什么时候戒掉尿不湿可能就要讨论半天。

年轻的妈妈如果和老人们观念不一致,往往会发生矛盾。

需要拿主意的时候爸爸在哪里?哦,很多爸爸自己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养育孩子这件事上很少出主意的。如果参与过多,还会被冠上“就会呆在家里,没本事赚钱”的“恶名”。

西方妈妈—我的娃我说了算:

在国外不存在这些内耗性的事情,绝大多数家庭都是年轻父母自己带孩子,自己说了算。因为老人真的不会在带孩子的这件事上出很多力。

比如坐月子吧,大部分婆婆是很少参与的,只是礼貌性的拜访几次。

即使是自己的妈妈,也只是在生产完后过来一起住一周。我曾和一个澳洲妈妈讨论过这个问题,她说“我更需要自己的空间,如果不是必须,我觉得让我让我妈妈过来住一周或者十天是个极限了!”

并且国外的爸爸们在育儿环节的参与度上比国内爸爸高,而且非常引以为傲。

比如澳洲的爸爸增加就发起过一个活动,因为他发现超市停车场那个婴儿停车位的标志上,都是妈妈推着婴儿车!这让他非常不满并且觉得收到了歧视,因为在澳洲,明明是爸爸带孩子的次数更多!

于是澳洲的奶爸们团结起来要求平权。所以现在澳洲很多停车场已陆陆续续的换了标签!换成了一家三口的标签!

现在换成了这样:

总的来说呢,咱们国内因为各种原因,比如传统观念“带孩子就是女人的事”所以当妈妈需要帮助,那么爸爸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寻找外援—丈母娘、自己的妈妈、保姆/月嫂。也因为咱们给年轻妈妈的产假不多,爸爸们几乎没有,所以导致了这种观念的不同。

不过现在国内也在推进“男性陪产假”,相信过不了几年,这种情况会有所好转,越来越多的爸爸会愿意也有机会参与到育儿的环节中。

02

中外教育理念的差别

这里不谈大孩子的教育,就聊聊学龄前小孩子的中外教育理念的差别吧。

因为我的孩子刚2岁半,在这一点和老外妈妈们还有幼儿园的老师交流时发现中外差别尤其明显。

有次去幼儿园去接孩子,那时他刚1岁多,也不会说话。

看到我后嗯了一声,小手一指,我立刻把旁边架子上那辆他从家带到幼儿园的红色小汽车放到了他包里。

幼儿园的老师立刻跑过来和我说,你不能因为孩子眼神一瞥就立刻满足他。要让他尝试着自己去表达。可能过程很艰辛很浪费时间,但是对孩子以后语言表达能力的发育会有很大帮助。

中式育儿理念原则性不够强:

就想刚才说的,我们总喜欢过度的去满足孩子的要求,尤其是老人带孩子。基本是孩子刚一有需求,只嗯了一下或用手一指,老人立刻颠颠的去照办。

可等年轻爸妈过来接手自己孩子的时候,往往又会比老人严厉,并且强调孩子的缺点,淡化优点。这样孩子稍微长大一点就会比较迷糊,到底什么才是对的呢?长此以往也容易造成孩子信心不足,有一点挫折就很容易放弃。

并且孩子稍稍长大一点,家长们的攀比心又起来了。谁家孩子先学会走路或会说话,谁家孩子先戒掉尿不湿了,等等。都会造成很多妈妈的焦虑不安。

西式育儿强调“放养型”个性发展:

这里我觉得这种“个性发展”有利有弊,尤其是会对孩子之后的发展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比如很多老外的家长们鼓励解放孩子的天性,你就玩吧!

于是我孩子的幼儿园最常见的就是下图这类活动。

很多孩子长大了,家长们还有只表扬孩子,不帮助他们正视缺点。

殊不知现在国外很多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也是从小就带孩子学习各种技能:游泳,钢琴,专业课的辅导班等,期望多方面的挖掘孩子的能力。

怎么说呢,感觉这方面中外教育理念各有优势。尤其是就我个人来说,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认同西方大多数父母的理念,毕竟“攀比使人进步”嘛!

03

中外护理方式的差别

其实不管中外家长,尤其是第一次做父母,当孩子生病时都会慌了神,有种“急病乱投医”的误区。

这点上咱们中国父母的优势就是对孩子细心的呵护,缺点就是容易“过度治疗”。

西方父母呢,主要也是医疗制度的不同,总是忽略掉孩子的这些小问题。用药方面也比较谨慎。

中式父母容易过度“护理”:

记得有个粉丝给我留言,说:

毛毛姐你推荐的奶瓶一点不好用,我放在锅里煮了不到半小时就变形了!

我当时就很困惑,你为什么要煮这么久呢?

她理直气壮告诉我:因为要消*啊!

“消*”这个词,对于刚生完孩子的家长来说总是特别重要的,奶嘴奶瓶勺子舀消*,孩子刚摸了什么消*湿巾也立刻就擦上去了。

很多家长都觉得细菌会随时侵蚀孩子。可是孩子成长的过程不是完全的隔绝细菌,而是一个逐渐提高免疫力的过程。

又或者孩子今天晚上容易哭,明天不爱吃奶,或者大便偏干。好多妈妈都会焦虑的睡不着,求一大堆偏方。可是这些任何医生都不可能开药帮你解决。我们更应该听取医生的建议,要知道帮孩子康复并不一定要靠药物。

尤其是我们习惯性的以为看病必须拿到药才走,尤其是抗生素。其实开药并不是目的,目的是找到孩子不舒服的原因并且帮孩子逐渐提高身体素质。

西式父母的“不管不问”着实让人惊讶:

但是西方父母对孩子的护理真是马虎的让人惊讶。

好几次在商城里,都看到爸妈把孩子掉到地上的东西拿起来继续喂孩子。

对于“消*”这个概念做的真的没有国内好。

尤其是国外小孩很多不到一岁就被送去了幼儿园,老师按照西方的方式对孩子们“疏于管理”并且也不知道冷热加减衣物。我孩子经常周三病刚好,周五又流鼻涕,然后周末全家一起病!

我之前和网友们就吐槽过,国外家庭医生的两大神器:

柠檬水和止疼药

不管大人还是孩子,基本上只要头疼脑热就给这两样。

这点和国内不一样,不会动不动就给孩子开头孢。

所以,对孩子的护理不能走极端,医院当然没有问题,但是看医生的目的是“寻医解惑”而不是单纯的“求医问药”。

单纯的消*杀菌其实很可怕。维护孩子肠道的菌群健康才是王道,尤其是三岁以前的孩子。这是孩子长大之后身体免疫力的基础。

04

中外喂养习惯的差别

很多妈妈群经常讨论,哪种奶粉好啊,什么配方适合我们宝宝啊,仿佛应该特别订制才能安心。

现在不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在讲究科学喂养。吃什么,怎么吃才能帮助孩子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是每对父母都关心的。

但我们的饮食习惯是一时半会改变不了的,是长期的周围环境与文化背景形成的,所以我们都要不断的去尝试并摸索适合自己宝宝的饮食结构。

中国宝宝:母乳大法好,奶要趁热喝

在宝宝断奶前,都提倡母乳喂养至少六个月,可是很多妈妈一开始就没有奶,或者重返职场后,各种压力和不便造成奶水减少,不仅受到婆婆的不解,还在全母乳的妈妈们面前抬不起头来。于是各种下奶催奶的偏方在网上到处都是。很多妈妈都有体会,为了下奶喝了各种补汤,体重也不知不觉增长了20斤。

并且中国小孩子从小习惯不能吃凉不能吃辣。所以奶也一定要趁热喝。记得刚出国时,我总是习惯性的找热水喝,但真的是热水难求,这些年也逐渐习惯了没有热水喝的日子。

西方宝宝:渴了——来杯冰牛奶吧

在国外也依然提倡母乳,尤其是刚生产完产妇的初乳。在我们国内的传统的观念中,有些老人会觉得初乳颜色比较浑浊,是比较脏的乳汁,所以会将初乳挤掉,其实这种做法不可取。据科学检测,产妇初乳的营养价值是成熟乳的五倍左右。初乳中富含免疫细胞和免疫球蛋白,能极大提高新生儿的免疫能力。

可是等宝宝稍微长大一点,喝的就是冷水喝冰牛奶了。

可是冰牛奶真的适合所有的孩子吗?这一点我可是完全不认同。

我孩子刚过一岁,在幼儿园就被喂了冰牛奶,于是开始了断断续续的拉肚子。

后来给孩子吃了益生菌来慢慢调节,这种情况才好。

当然逐渐适应了这种饮食习惯,也开始喝冰水和冰牛奶了。

所以在这点上,谈不上国内或国外哪种方式好。

但是越早认识到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就会在育儿喂养路上少走弯路。

05

喂养路上母乳是限期选择,奶粉是长期选择

很多妈妈是幸运的,可以喂养孩子到2岁。

可是大部分妈妈可能和我一样,生产完一个月后就面临着奶水不足,这个时候就要开始选择合适的奶粉了。

先是怕这种奶粉过敏、又怕孩子对那种奶粉不适应,这简直就是养育孩子路上的又一次折磨。很多父母工作已经忙得心力交瘁,还要分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来琢磨选择哪种奶粉。

但是琳琅满目的奶粉市场,选择起来着实头疼。加上新媒体时代,负面的很多消息来得够快够迅猛,某某奶粉孩子吃了成大头,通过代购买的奶粉是假的,知道的多了又害怕的什么都不敢相信了。

澳洲奶粉在世界上的销量不用说,去超市看看货架就知道了,经常抢购一空。

尤其是雀巢能恩奶粉,上面讨论的大部分喂养问题都能在雀巢能恩系列奶粉中得到解决。

适度水解乳清蛋白的优势

1.

唯一全球最大过敏临床研究GINI验证

雀巢能恩水解奶粉是目前

唯一通过GINI临床专业验证的配方奶

可以预防过敏,且效果可持续到15岁

从而帮助宝宝更好地成长。

GINI研究是全球规模最大、最权威的过敏预防研究

据15年的GINI研究证明

适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可有助降低过敏发生率

据统计在11-15岁阶段:

过敏性鼻炎风险降低了33%

湿疹过敏的风险降低了42%

对宝宝长期的生长发育都是有帮助的

2.

三重水解科技适度水解

第1重:优选易消化吸收的乳清蛋白

由于乳清蛋白的分子小,约为酪蛋白的50%

因此吸收更佳

第2重:优化乳清蛋白,更亲近人体。

由于牛乳本身α-乳清蛋白比例较低,

采用OPTIPRO技术处理,提升了α-乳清蛋白含量

使得奶粉更亲和人体。

第3重:小分子蛋白,降低牛奶致敏性

酶水解与热处理结合,起到适度水解牛奶蛋白的最佳效果

选用特定蛋白酶水解:降低大分子牛奶蛋白的致敏性

同时热处理:使蛋白酶对蛋白的水解作用加强。

3.

特含活性益生菌增强宝宝保护力

雀巢能恩水解奶粉,还特别添加了

动物双歧杆菌菌株BB-12

更加有益于增强宝宝免疫力,减少生病。

益生菌有很多种。雀巢水解奶粉添加的是美国药监局、欧洲食品安全局一致公认的安全益生菌:双歧杆菌BB-12。且临床研究充分,有超过篇临床研究证明了其对人体健康的好处。

且做到足量添加,每杯配方多达3.2亿CFU*益生菌。

给宝宝喂养富含双歧杆菌BB-12的配方奶,能增加宝宝肠道双歧杆菌数量,并减少有害菌的数量,促进肠道菌群平衡。

正常情况下,宝宝肠道内的有益菌、有害菌势均力敌。在引用富含双歧杆菌BB-12的配方奶后有益菌的阵容显著扩大,碾压有害菌。

采用含有动物双歧杆菌BB-12的配方奶喂养宝宝,12周后,与普通配方奶喂养相比,宝宝的发热次数、腹泻天数及腹泻次数显著降低。

相比普通配方加双歧杆菌喂养的宝宝,适度水解蛋白联合双歧杆菌喂养的宝宝过敏次数少许多。在6个月的周期内情况是这样的:

总结下来,添加了益生菌的配方奶,

主要益处包括:

1、协同促进蛋白质消化吸收

2、降低感染疾病风险

3、促进肠道菌群平衡

4、满足宝宝日常营养需求

下面要说的这款雀巢NANA2配方奶粉,它最大的特点是就奶源甄选A2蛋白,不含A1蛋白的原奶作为原料。

A2β-酪蛋白的奶源非常稀有!

现在,大约只有约30%的奶牛是纯正的A2奶牛,由其所产的牛奶只含%纯净A2β-酪蛋白。

雀巢利用专利OPTIPRO优化技术,

配方里优化了蛋白质配比,

提升α乳清蛋白的含量。

并且雀巢能恩超级A2还是唯一

一款添加了活性益生菌的A2配方奶粉。

所以喂养,我觉得是个需要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来决定的,从小我们为孩子选择的喂养方式和饮食行为习惯,都会决定他的未来,健康的身体基础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必须从娃娃抓起!

被爱着的人,会所向披靡,我们在喂养摸索的道路上,要对孩子爱的正确,爱的独特,更要爱的科学。

是毛毛虫Claire和大厨奶爸Alex发起的

一个读书分享会。

?点击下方超链接,

加入毛毛虫读书会,每期都有三分钟试听哦~

毛毛虫读书会

15分钟一本,让我为你精读本好书,快来加入吧!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毛毛虫读书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育儿VS海外育儿哪个方式更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