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饮食介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小满餐饱莫忘苦菜黄,苦食习俗和中国人
TUhjnbcbe - 2022/6/2 22:44:00

小满

唐刘长卿

昨夜玉盘沉大江,夜来忽梦荠麦香。

时人但只餐中饱,莫忘旧时苦菜*。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北斗斗柄指向甲,太阳达*经60°,于每年阳历5月20—22日之间交节。

《说文解字》里说:“满,盈溢也”,《三礼义宗》里说:小满为中者,物之生长小得并满,故以小满为名也。

小满的物候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即小满节气后,苦菜开始逐渐枝叶繁茂;之后,一些喜阴的枝条和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最后,麦子灌浆完毕,开始逐渐成熟。

小满节气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涵义,揭示了气候和农耕文明之间紧密的关系,特别是祭车神、食苦菜、看麦梢*等习俗都与夏粮生产息息相关。

在南方地区,小满的满主要与降水有关,“满”指雨水盈满。

小满节气期间中国南方的暴雨开始增多,降水频繁,民间有言语说:“小满小满江河渐满。而降雨的多少,则直接影响到水稻的种植。在一些稻作区,“小满”是插秧的时节,“插小满秧”,可以保证收获季节开镰割稻。如一些农谚来说明小满与水稻种植的直接关系。例如“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

人们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总结到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就会影响水稻的收成。因此需要踩动水车,积极蓄水抗旱,正如江南某些地区的农谚:“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

对于北方而言,小满则更多与小麦相关。

在北方很多地区,小满节气前后,正是小麦灌浆后逐渐乳化的关键时期,小满指的是小麦麦粒的饱满程度,因此对于小麦的丰收极为关键。元代吴澄所撰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满,既可雨水之盈;也可指麦籽粒开始饱满还没完全饱满。

#祭祀车神与农耕技术崇拜#

围绕着相关农事及物候,小满时节南北方各地一些有趣的习俗保留至今。

小满时节容易出现干旱天气,对农作物非常不利,农民会用水车车水排灌,以缓解旱情。

在过去,如遇干旱,按照惯例,水车于小满时节启动。

在南方稻作区,小满时节有祭祀车神的习俗。

相传“车神”为白龙,农家在车水前于车基上放好鱼肉、香烛等进行祭拜,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时泼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

而在浙江海宁一带,这种仪式则演变的更加“热烈”,仪式一般多由年长执事者召集各户,在黎明时分人们燃起火把,在水车下面吃麦糕、麦饼、麦团,待执事者以鼓锣为号,群人以击器相和,并踏上事先装好的水车,数十辆一齐踏动,把河水引灌人田,直至至河水干方止,蔚为壮观。

古人祭祀车神的习俗,表明中国人对农业技术特别是农田水利的重视和敬畏,并且这种重视和敬畏并不仅仅通过仪式象征性表达,而是伴技术创新和集体性的应对自然灾害的抗旱行动。

#苦食习俗与替代性食材#

《礼记·月令·孟夏》里说:小满之日,苦菜秀。

与小满节气有关的食俗主要是吃苦菜。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

在古代粮食匮乏时期,特别是青*不接的季节(小满为青苗期,芒种为麦*期),野菜是五谷之外重要的替代性食材,兼具充饥和补充维持人体生存的基本的能量和维生素,并且具有季节饮食养生的功能。

因此有“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的说法。

苦菜,在古代典籍中也称为“荼”(tú),《埤雅》中则以荼为苦菜,为菊科植物苦丁菜的嫩叶,各地俗称很多,如天香菜、荼苦荚、甘马菜、老鹳菜、无香菜等,因其叶似蛇形,山东也叫蛇虫苗。是药食兼具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古人从“阴阳五行学说”的角度认为,苦味是因为感受到夏季的火气而生,因此食用苦菜能够败夏季之火,在《毛诗》里说:“谁谓荼苦?”是也。鲍氏曰:“感火之气而苦味成。”中医角度,人们在小满时节食用苦菜有诸多益处,可以治疗热症,醒酒,《本草纲目》里将苦菜归入菜部:(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现代医学认为,苦菜具有清热解*、凉血、止痢等功效,主治痢疾,*疽,血淋,痔瘘等病症。有抗菌、解热、消炎、明目等作用。苦菜的食用方法和其他野菜类似,用水焯过,将水控干晾凉,去掉部分人体不适应的成分,降低苦味,可以用来凉拌、也可清炒,加入少量的姜蒜切末,加入盐、香油、白糖、米醋、辣椒油,将苦味与其他味道融合再起来,使其变得更加美味可口,同时又保存了一丝的苦味。

人们在小满时节吃苦菜,除了适应天气炎热的夏季气候,同时也有提醒人们不忘粮食匮乏的意义

#“看麦梢*”

习俗与中国百姓的农耕信仰#

在关中地区,每年小满前后,麦子快要成熟的时候,出嫁的女儿都要到娘家去探望,问候夏收的准备情况。

这一风俗叫做“看麦梢*”,极富诗意。

女婿、女儿如同过节一样,携带着各种礼品如油旋馍、*杏、*瓜等去看望娘家人。农谚云:“麦梢*。女看娘,卸了杠枷,娘看冤家。”而麦收忙罢后,母亲再去探望女儿,关心女儿的身体情况。

因为小麦更适宜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长,小麦便成为北方人的主粮之一,而小满与小麦之间又存在的紧密的联系,因此北方的农夫们对于小满节气有着很深的情感和期待,背后更体现了粮食与中国百姓信仰的关系——民以食为天。

我记得小时候,父亲在小满时节前后,每天早晨起来都会沿着田间地头到麦田里去察看一圈,掐一个青色的麦穗,用手搓下绿色的麦粒,吹去麦壳,用手指捏开麦粒,仔细勘察看里面的灌浆情况,有时候还会放到嘴里嚼一嚼,用舌头感知下麦浆的甜味,如果此时已经乳化且有粘性,说明今年小麦颗粒饱满,意味着会丰收,如果此时麦粒里仍然是水,没有乳化,则今年打出的麦子会不饱满,收成不好,意味着会歉收。

古人们将粮食丰收称为“丰登”,五谷丰登意味着麦菽粟稻黍等粮食都获得丰收,而其中小麦不能够丰收,则意味着一谷不登,可能会引起粮食短缺。

后来我才理解了小满、小麦和小农生计之间的紧密联系。

那时候每次见父亲从麦田里回来,有时候的心情是喜悦和轻松的,开心地吃着早饭,有时候又是忧虑的,因为家乡太行山区*土地的农田,并没有农业灌溉的条件,只能靠天吃饭。

而小麦的收成,则意味着除了要给国家交够公粮(农业税),集体留够集体粮,剩下的才是全家人的口粮,有时候还要有些余粮来交学费、兑换西瓜等不常见的水果和食品,甚至买了兑换现金,至少在年以前,小麦构成了家里日常生计的主要来源。

因此站在小农的角度看,小满意味着丰收的希望和全家的生计,这种心情是盼望、是喜悦、是欣慰,同时更是希望。

小满节气背后所承载着中国农民身上厚重的农耕信仰,这种信仰深深地刻在了老一辈农民的骨子里,所以才有陈忠实小说《*原》里所描述的情节:老实巴交的农民可以为了农田拼命,为了粮食鼓起勇气和土匪谈判,甚至为保住自己“口粮”而“交农起事”。

民以食为天并不仅仅是粮食为人民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能量,更提供了整个家庭生计系统运行的能量,对于中国的北方小农而言,小麦就是“天”!

#小麦青贮事件背后

现行食物系统的反思#

北方农民们将食(小麦)视为天,自然也会将正在灌浆期的小麦青苗视为自己的孩子一样而加以珍惜,因此一旦有破坏青苗的事情发生都会引起农民的强烈反对,甚至为了保护青苗而奋不顾身。

同样,在农耕社会,小麦也是国家的生命线,历代统治者为鼓励小麦种植,保护小麦青苗而严格限制自己的行为。

例如《汉书》中就记载董仲舒曾经劝告汉武帝:“《春秋》它谷不书,至于麦禾不成则书之,以此见圣人于五谷最重麦与禾也。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是岁失《春秋》之所重,而损生民之具也。愿陛下幸诏大司农,使关中民益种宿麦,令毋后时。”宿麦即冬小麦。

此外《晋书》中也记载了晋武帝要去麦田里射野鸡,而担心损坏麦苗,而取消了打猎计划。

联想到近期沸沸扬扬的“小麦青贮”事件,河南某地将正在灌浆期的小麦收割后作为青贮饲料,引起官方和社会的广泛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满餐饱莫忘苦菜黄,苦食习俗和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