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61.怎样理解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答:《建议》指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并从城市更新、城市治理、城市协调发展等方面作出整体部署。*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国务院作出推进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升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并取得历史性成就。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60.6%,城镇成为承载人口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载体。“十四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仍将处于快速增长区间,城镇化建设将同步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此大背景和大趋势下,需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遵循客观规律、破解突出问题,显著提升城镇化质量,使更多人民群众享有安全健康、较高品质的城镇生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支撑。
第一,坚持以稳业安居为方向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十四五”时期,需要统筹深化户籍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改革,推动农业转移人口稳业安居,更好满足他们融入城市的期盼。着眼于“留得下”,有序放宽城市落户限制,健全“人地钱挂钩”机制,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未落户常住人口,并切实维护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的农村权益。着眼于“过得好”,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更好融入城市,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切实解决好新市民安居问题,提高新市民对城市生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第二,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十四五”时期,需要统筹体制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发展提升都市圈和壮大城市群,从而优化人口、产业和城市空间格局。以健全一体化发展机制为重点,健全多层次协调机制,完善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市场监管统一互认、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优化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同时,以轨道交通建设为先导,打造“1小时通勤圈”,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圈,建设现代化都市圈。
第三,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十四五”时期,需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以破解“大城市病”为着力点,引导超大特大城市高质量集约发展;以培育省域副中心城市为抓手,提升各类城市功能品质;突出补短板强弱项,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
第四,以全生命周期理念为指引推进城市建设和治理现代化。“十四五”时期,需要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树立全生命周期理念,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持续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和运营模式,普遍推动建设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城市,在规划导向约束、强化空间治理、稳健有序开发、优化行*区划设置、健全体制机制等方面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动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城市。
问:62.怎样理解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答:《建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更新有其内生性和规律性,是城市作为生命有机体的内在需求。从国外情况看,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在城镇化发展接近成熟期时,城市都逐步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城市更新也应运而生。从我国情况看,城镇化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年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提高到60.6%,一些东部沿海城市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超过70%,但部分存量空间功能品质与现代化建设还不相适应,特别是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暴露出的城市韧性不足等一些短板弱项,亟须通过推进城市更新,使我国的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更绿色。
通过对城区内功能偏离需求、利用效率低下、环境品质不高的存量片区抓紧进行挖潜提效,提升功能品质、释放发展活力,将存量片区打造为人民高品质生活的空间。主要内容包括完善生活功能、补齐公共设施短板,完善产业功能、打造就业创新载体,完善生态功能、保护修复绿地绿廊绿道,完善人文功能、积淀文化元素魅力,完善安全功能、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综合国内一些城市的探索实践,城市更新的方式可以概括为“四改”:一是老旧小区改造。以改善小区居住条件为主要目的,完善小区水电路气信和养老托育、停车、便民市场等配套设施。二是老旧厂区改造。可通过转换建设用地用途、转变空间功能等方式,改造为发展新兴产业、文化旅游等的空间或场所。三是老旧街区改造。可通过优化规划布局、完善配套设施等方式,推动商业步行街和地方特色街区品质高端化、业态多元化,发展成为新兴文旅商业消费集聚区。四是城中村改造。可通过优化空间结构、转换集体建设用地性质、完善设施服务等方式,将因城市边界扩展而包裹的村落,尽快改造为城市社区或其他功能空间。
推进城市更新工作,既有助于扩大内需,扩大有效投资、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市场纵深,又有利于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和现代化治理能力。在具体工作中,需要合理设计工作时序,加强规划*策引导,完善土地利用方式,拓宽资金支持渠道,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指导各地区分城分类分阶段推进,避免成为新一轮大拆大建的房地产项目。
问:63.为什么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答:《建议》在展望到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时明确提出“建成文化强国”,在部署“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中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着眼全局和长远作出的战略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团结带领人民长期奋斗追求的重要目标。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就是要坚守崇高的文化理想,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设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的地位不可替代,文化的作用更加凸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就是要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促进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支撑。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现在,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坚定的信心、统一的意志,更加需要文化的引领、精神的支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就是要牢牢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
第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特别是随着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抬头蔓延,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加强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就是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积极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坚定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问:64.如何理解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答: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推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得到新提高、达到新高度,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要求和重要保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建议》强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并对此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我们要结合新实践新要求深刻理解把握、认真贯彻落实。
大力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着力推出一大批时代楷模、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创新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不断强化对道德领域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专项治理,有力促进了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充分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同时也应当看到,现实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一些人信仰缺失、价值观扭曲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比较突出,违背文明行为准则、违反公序良俗的现象时有发生,等等。这就要求我们深刻认识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坚持重在建设、以立为本,坚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努力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是一项需要多措并举、统筹推进的系统工程。一是抓住首要。首先要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二是抓住根本。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人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实现共同梦想的信心和决心。三是抓住重点。要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着力点。弘扬诚信文化。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问:65.如何理解加强网络文明建设?
答:网络文明是伴随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明形式,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建议》强调,“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这充分体现了对时代发展变化和社会实践要求的深刻把握,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和针对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强调“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这些重要论述,为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创新理念思路、手段方法等方面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推动网络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相比,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相比,还有许多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特别是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宣扬和鼓吹各种错误思想观点,诋毁和攻击中国共产*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试图颠倒黑白、蛊惑人心。这就要求更加重视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着力用科学理论、先进文化、主流价值占领网络阵地,着力推动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着力构筑网络绿色屏障、安全屏障,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在工作中需要重点把握以下3个方面。一是加强和创新网络内容建设。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上宣传,更好地用这一思想团结凝聚亿万网民,巩固全*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围绕*和国家重大活动、重要方针*策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入开展网上主题宣传、形势宣传、*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二是广泛开展网络文明实践。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网络文明主题活动,共建网上精神家园。切实加强网络诚信建设,积极开展网络公益活动。三是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要加快推动形成*委领导、*府管理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全面提高网络治理能力。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持续深入开展专项网络整治行动。
问:66.怎样理解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答:文化既是凝聚力量的精神纽带、推动发展的重要支撑,又直接关系民生福祉、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没有文化大繁荣,就没有现代化强国;没有文化幸福感,就没有高品质生活。*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高度重视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议》强调“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并作出一系列新的任务部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更好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快建设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民生得到显著改善。同时也应当看到,随着时代进步和实践发展,人们的平等意识、公平意识、权利意识日益增强,对实现包括文化权益在内的各方面权益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着力增进人民文化福祉,使人民文化权益得到更充分、更切实的保障。
第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更好适应人民改善生活品质新期待的迫切需要。文化已经成为衡量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尺度,成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应当看到,我国文化需求和文化供给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缺不缺、够不够”问题总体上得到解决,“好不好、精不精”问题越来越凸显,高水平文化服务相对缺乏。这就需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着眼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第三,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更好补齐文化发展短板弱项的迫切需要。截至年底,全国共有博物馆个,公共图书馆个,文化馆个;近55万个行*村(社区)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占比95.46%;个县(市、区)建成文化馆总分馆制,个县(市、区)建成图书馆总分馆制,分别占比89.47%、91.9%;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9.1%、99.4%。同时也应当看到,我国城乡、区域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差距依然较大,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基层文化设施利用不充分等问题仍然突出。这就需要坚持*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硬件”和“软件”建设,不断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加快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问:67.怎样理解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答: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大有前途的朝阳产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不仅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也至关重要。《建议》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并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凸显了文化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面临难得机遇,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一是产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已超过万家,上市企业家。8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4万多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48%。当然,从规模、质量等方面看,我国文化产业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二是产业独特优势更加彰显。文化产业融合度高、带动性强、绿色低碳,在转方式、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转型中具有特殊作用,必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深度融入国民经济体系,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三是文化消费需求更加旺盛。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必将推动文化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文化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四是产业发展动能更加强劲。以5G、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广泛渗透到文化产业各方面,必将有力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此外,随着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对外文化贸易结构将不断优化,参与国际文化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也将进一步形成。
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动文化产业全面转型升级。要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特点规律和资源要素条件,促进形成多点支撑、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文化产业新格局。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要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推动中华文化在同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互鉴中扩大影响力、增强时代性。
问:68.为什么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答:《建议》提出,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这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重大部署,对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并且越走越宽广。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全局高度,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观点,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所有这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思想武器。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绿色发展制度体系逐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展现了中国共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真理力量,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将绿色发展进行到底。
第二,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迫切需要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只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十四五”和今后更长时期,*和国家为人民福祉计、为民族未来谋,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用绿色倒逼升级,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使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相匹配相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相互促进。
第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需要紧紧扭住“全面”这一关键词,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入手,综合施策、久久为功。一是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整体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等功能空间。加快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策保障。二是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三是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全面扩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四是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节约资源、反对浪费。
问:69.怎样理解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
答:习近平总书记在*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建议》提出的“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是贯彻落实*的十九大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
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当前和“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坚决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年8月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把节约资源作为从源头上保护环境的治本之策,不断强化节约意识,切实养成节约习惯,从少浪费一粒粮食和一口饭菜做起,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绿色生活创建活动涉及的领域多、覆盖的范围广,不宜简单套用一个目标、一套标准、一种方式来推进,而是需要系统推进、广泛参与、突出重点、分类施策。
在节约型机关创建方面,可以把县级及以上各级**机关作为创建对象,健全节约能源资源管理制度,强化能耗、水耗等目标管理;加大*府绿色采购力度,带头采购更多节能、节水等绿色产品,在更新公务用车时优先采购新能源汽车;推行绿色办公,使用循环再生办公用品,推进无纸化办公;等等。
在绿色家庭创建方面,可以把广大城乡家庭作为创建对象,优先购买使用节能电器、节水器具等绿色产品,减少家庭能源资源消耗;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不浪费粮食,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尽量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实行生活垃圾减量分类;等等。
在绿色学校创建方面,可以把大中小学作为创建对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打造节能环保绿色校园,积极采用节能、节水等绿色产品;有条件的大学还可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加强绿色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等等。
在绿色社区创建方面,可以把广大城市社区作为创建对象,推进社区基础设施绿色化,完善水、电等配套基础设施,采用节能照明、节水器具;优化停车管理,规范管线设置,加强噪声治理,合理布局建设公共绿地,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和健身设施;提高社区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培育社区绿色文化,发动居民广泛参与;等等。
在绿色出行创建方面,可以把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主城区人口万以上的城市作为创建对象,鼓励周边中小城镇参与创建行动,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优化城市路网配置,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系统建设管理,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节能和新能源车辆;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鼓励公众降低私家车使用强度,规范交通新业态融合发展;等等。
在绿色商场创建方面,可以把大中型商场作为创建对象,提升商场设施设备绿色化水平,积极采购和使用高能效用电用水设备,淘汰高耗能落后设备,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鼓励绿色消费,积极引导消费者优先采购绿色产品,简化商品包装,减少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使用;实行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等等。
在绿色建筑创建方面,可以把城镇建筑作为创建对象,引导新建建筑和改扩建建筑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设和运营;因地制宜实施对现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推动现有公共建筑开展绿色改造;加强技术创新和集成应用,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积极引导超低能耗建筑建设;加强绿色建筑运行管理,积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等等。
问:70.为什么要制定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答:*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和国家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大国”。我国5年就向联合国提交了《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并且率先发布《中国落实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向联合国交存《巴黎协定》批准文书,还确定了到年的4项自主行动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讲话,宣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年前达到峰值。《建议》提出,“制定二〇三〇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展现了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履行对国际社会作出承诺的鲜明态度。
我国国家自主贡献的实施进展情况好于预期,承诺在年完成的3项自主行动目标均已提前完成。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5年和年分别下降约18.2%和48.1%;我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3%,比年提升7.9个百分点;8年,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分别比年增加万公顷和51.04亿立方米,成为同一时期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并已提前完成年森林蓄积量增长目标。
预计年我国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继续下降,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继续上升,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继续增加,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继续下降。从“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到“十三五”时期,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年均增速大幅下降。
《建议》提出“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制定二〇三〇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这是我国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的更加有力的*策和措施,是为保护地球家园迈出的决定性步伐。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年前达到峰值,推动建设国家自主贡献重点项目库,鼓励重点行业和企业开展达峰行动,筛选一批绿色发展基础好、积极性高的地区率先达峰。
问:71.怎样理解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答:《建议》提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我们*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定力和坚强决心,也充分回应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热切期盼。作为我国“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此,可从以下3个方面加深理解。
第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必然选择。到年,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届时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将全面达标,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生态系统得到全面恢复;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蔚然成风;基本实现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内在要求。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环境诉求,还需作出更大努力。
第三,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巩固拓展“十三五”时期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现实需要。“十四五”时期,生态环保依然任重道远,生态环境压力依然处于高位,结构性污染问题比较突出,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环境容量,新老环境问题交织,部分地区污染较重,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更加迫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求在“十四五”时期,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美丽中国建设方向不变、力度不减,进一步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既总结和拓展已有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又创新和完善新的思路和打法。一是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二是抓住污染防治攻坚战在三大领域的主要问题,大力推进大气、水体、土壤污染治理。在大气治理方面,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在水体治理方面,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重视新污染物治理。三是改进方式方法,综合运用法治、经济等手段,特别是继续加强法治体系建设。四是完善环境制度,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完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五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委领导、*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落实**同责、一岗双责,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把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问:72.如何理解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
答:《建议》提出,“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这是科学总结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经验和做法,把握大气污染治理趋势和规律,针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及时主动提出的重大创新举措。
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不仅是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也是大气环境治理的重点与难点。经过近些年全*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不懈的攻坚克难,蓝天保卫战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我国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浓度大幅下降,重污染天气大幅减少。但臭氧污染问题逐步显现,且浓度呈逐年上升态势,超标虽以轻度污染为主,却成为影响空气质量改善的又一重要污染物,并成为夏季首要污染物。年,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数占总超标天数的41.7%,仅次于细颗粒物(占45%)。按照《建议》的部署和要求,在“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加强对细颗粒物和臭氧的协同控制,成为持续改善我国空气质量的关键。
臭氧的化学生成机理复杂,前体物的种类繁多,精准控制难度大。近地面臭氧是大气中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污染物在太阳紫外线辐射作用下,通过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现阶段我国臭氧污染的根本原因,就是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臭氧前体物排放量大,特别是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来源和构成极为复杂,涉及排放的工业门类多达余个、工业企业数量上百万家,还有大量来自交通源、生活源、天然源的排放,已监测出的组分共有数百种。加之细颗粒物与臭氧呈现复杂的非线性响应关系,两者减排的协同性不足,在强日照、高气温、少云量、弱风力、少降雨等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很容易加速光化学反应,造成臭氧浓度超标。推进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协同减排、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非常必要,势在必行。
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需要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推动各方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积极探索、有效推进。一是方案协同。制定和出台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持续改善空气质量行动计划,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二是目标协同。科学确定细颗粒物和臭氧减排目标和比例,实施重大减排工程,大力削减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三是重点协同。通过加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治理,把京津冀及周边等作为重点,强化区域联防联控联治。大力推进重点区域产业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通过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煤炭消费比重。通过优化运输结构,构建“车——油——路”一体的绿色交通体系。通过优化农业投入结构,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还需要推进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四是法规标准和科技协同。通过完善法规标准体系,特别是通过加快建立和完善涉挥发性有机物的行业和产品标准,尽快补齐这方面短板,同时加强监测和执法能力建设。
问:73.为什么要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答:《建议》提出:“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这是加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科学合理有序利用生物资源,保障生态系统稳定健康,维护我国生态安全,满足人民群众生态环境需要,促进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树立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等多个层次,是宝贵的自然财富和经济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基础,也是当今生态环保国际合作的主要领域。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东道国。*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和国家深入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1—年),开展“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1—年)”系列活动,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通过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初步构建起全国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通过不断完善就地保护网络,使90%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89%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以及大多数重要自然遗迹在保护地中得到有效保护;通过进一步加强迁地保护,使大熊猫、朱鹮等近10种濒危动物种群开始恢复。由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的整体形势仍不容乐观,自然资源和野生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使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生物种群数量下降,生物资源日益衰退,同时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水平、基础能力和保障还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用“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等古代名言,阐述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深刻道理,我们要深刻领会和认真践行。
第一,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评估。通过聚焦重点物种和重要生物遗传资源,摸清我国生物多样性底数和影响因素,掌握重要生态系统、重点物种及栖息地、生物遗传资源状况,评估保护成效。通过优化和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及时掌握生物多样性动态变化趋势。通过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信息系统,提升保护和监管能力。
第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建设。这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和根本。实施一批重点保护工程,如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生态廊道连通和建设工程、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工程、基因库和物种库建设工程等。同时还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
第三,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试点示范。及时总结一些地方生物多样性转化为绿色财富、支撑绿色发展的经验,提炼成功模式,积极加以推广。在云南、广西等生物遗传资源丰富的省区,开展遗传资源惠益分享的地方性试点。对生物多样性丰富、保护成效明显的地方,可给予更多资金支持。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制定地方性法规,提供法治保障。
问:74.如何理解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
答:《建议》提出,“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都是我国生态保护的重中之重。自然保护地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载体,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在“十四五”和今后更长时期,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是增强生态服务功能、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国家公园建设等改革举措的关键环节,是提高生态保护监管水平的制度保障,也是防止和解决生态保护违法违规问题的主要途径。
近年来出台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以及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方案和*策,推动我国生态保护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国家公园试点正在深入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已基本划定。但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监管任务繁重,统一监管还有不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尚不健全、监管能力还比较薄弱,亟须在“十四五”和今后更长时期加快完善相关监管制度。
第一,健全法规标准体系。推动修订环境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制定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法,推动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立法,出台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管办法。建立和完善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标准规范。
第二,开展生态监测评估。建立全国、重点区域、县域多层级生态状况定期调查评估体系,每5年开展一次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每年选择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脆弱区等重点区域开展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每年完成一次国家公园、其他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的人类活动遥感监测评估,对自然保护地内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等人类活动实施全面监控。定期发布全国、重点区域生态状况监测评估报告。
第三,严格生态执法监督。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与自然资源、水利等相关执法队伍的协同执法,健全行*执法与司法衔接机制。加强对地方*府及有关部门生态保护修复履责情况、开发建设活动生态环境影响监管情况的监督,督促落实生态保护修复主体责任。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专项行动,突出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地以及长江经济带、*河流域等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区域自然保护地的监督检查。
第四,推进绩效考核和督察问责。对突出生态破坏问题及生态破坏问题突出的地方,开展专项督察。定期对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工作成效进行评估。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挤占生态空间和损害重要生态系统等行为惩处力度。对违反生态保护管控要求,造成生态破坏的部门、地方、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依法实行责任追究。
问:75.如何理解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答:《建议》提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这是一项重要的*策举措和制度创新。所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就是把被保护的、现有的和潜在的生态产品,通过财*购买、地区间生态价值交换、市场化运作、生态产品溢价等路径和方式,将其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一种制度形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高度重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在保护好生态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提高各地生态保护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保障,是打通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是强化以经济手段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创新,也是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们*和国家已在浙江、江西、贵州等省,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和先行先试,通过加强生态价值核算方法研究,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跨省上下游生态补偿,摸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形式和路径。但在试点实践中,也有一些深层次问题亟须破解。
在“十四五”和今后更长时期,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需要重点从以下4个方面加以推进。一是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发展生态友好型绿色产业,努力增加生态系统服务“盈余”和“增量”。二是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交换机制。构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生态产品价格体系、生态产品交易体系。三是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建立生态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与保护的全过程价值实现机制。坚持受益者付费原则,探索建立多元的价值实现方式。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四是推进生态补偿。通过深入推进流域横向生态补偿,鼓励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流域下游与上游通过资金补偿、对口协作等多样化补偿方式,促进生态保护地区和受益地区的良性互动。
问:76.如何理解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答:《建议》提出,“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市场优势逐步由潜在优势转变成现实优势,并且已具备依托国内大市场开展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市场地位的条件。
强大的国内市场是我国最大的竞争力,也是对外开放最大的吸引力,是我国稳定发展经济和抵御外部风险的根本依托。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1万亿元人民币,是世界主要消费市场之一;我国外贸依存度从年的64.4%逐步下降到年的31.9%,我国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我国消费趋势愈加个性化、多元化,增长潜力日益凸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将逐步替代劳动力优势,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最稀缺的资源和最大的吸引力。我们只要以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姿态,一方面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通过国内市场良性循环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经济增长带动世界经济复苏、促进国际经济大循环,就能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完备的工业体系正在成为我国的最强竞争力。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冲击,我国不仅展现出强大的供给保障能力和效率,而且为其他国家抗疫提供了大量医疗物资支持;超大的国内消费规模和消费结构升级,又促进供给体系从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换,向金融、研发、数字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拓展。当前,全球大量新技术新产品需要寻找资本和市场进行转化。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控制得好,我国市场投资风险小,如果能抓住机遇、坚持扩大开放,以我国的产业链承接其他国家的创新链,同时吸引更多全球产业链相关企业落户我国、加入区域产业链集群,就可以助推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分量和份额,提升我国在全球竞争中的位势。
坚持互利共赢的生动实践,是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最佳影响力。依托我国的市场规模及对外投资能力,我国越来越有能力培育民族品牌、做强做优做大民族产业、构建自主的市场渠道,越来越有能力推动贸易伙伴减少和消除对我国商品、资本、企业的不公正待遇,越来越有能力积极参与乃至引领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则的制定与修订。在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大背景下,我国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建设开放、联动、公正和更具包容性的世界经济体系,以高水平开放应对逆全球化,以超大市场的吸引力应对“脱钩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全球各地、各国各企业之间合理分工配置,既能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多方面的发展红利,又能为中国和世界共同繁荣带来新机遇。
问:77.怎样理解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
答:《建议》提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这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是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立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出的重大任务。对此,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加深理解。
第一,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国际主要经济体实施宽松的宏观*策,内顾倾向抬头,国际合作意愿下降,经济金融领域摩擦增多,新兴市场经济体对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呼声提高,国际资金寻求安全资产的需求增强。而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领先,宏观*策总量适度,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国内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人民币资产的“避风港”作用愈益凸显。年1—9月,净流入我国债券市场的境外资金达亿元人民币,这反映了人民币资产对全球资金的吸引力正在明显增强。在“十四五”和今后更长时期,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要求,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势将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第二,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需要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是人民币自由使用。货币自由使用,理论上是指在国际交易支付中被广泛使用和在主要外汇市场上被广泛交易,在实践中主要是通过货币在全球外汇储备、国际银行业负债、国际债务证券等指标来衡量。从6年10月1日起,人民币已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定为自由使用货币。但人民币自由使用的水平仍有待提高,人民币跨境循环仍存在堵点,人民币跨境清算机制的*策便利性和可预期性有待提高,人民币跨境基础设施尚处于发展期,布局还不够广泛,网络效应尚未得到充分体现,需要提升人民币自由使用水平,夯实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让国内外市场主体更愿意使用人民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提高金融业全球竞争能力,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要统筹推进金融市场开放和资本项目可兑换,通过外部竞争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在具体实施上需要采取以下重大举措。一是加强对外经济合作中的人民币使用。促进在对外投资、贷款、援助中使用人民币。二是增强人民币的计价货币功能。通过加快我国大宗商品人民币现货、期货等市场体系建设和对外开放,为区域乃至全球提供定价标准。三是大力加强*策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清晰、透明、稳健的人民币自由使用*策。构建人民币跨境清算体系。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四是推进金融双向开放。加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吸引全球投资者有序配置人民币资产,稳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
问:78.如何理解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国际惯例和债务可持续原则,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答:共建“一带一路”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建议》提出:“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国际惯例和债务可持续原则,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这是“十四五”时期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对此,需要从以下4个方面深入理解和全面贯彻。
第一,这是应对“一带一路”建设发展形势复杂深刻变化的重要举措。“十四五”和今后一个时期,“一带一路”建设发展面临新形势。一是国际力量对比“东升西降”,西方大国加大对我国遏制和打压力度,需要用我们的实践做法予以澄清和回击。二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债务规模上升,导致一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济环境趋紧,在融资方面对我国期待过高。三是中长期融资的制度安排薄弱。我国前期投资主要集中于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急需创新中长期融资机制。
第二,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核心要求,是进一步处理好*府和企业、*府和市场的关系。*府重在把握方向、统筹协调,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为企业开展合作创造便利环境。企业重在坚持谁投资、谁负责,不断提高投融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债务管理水平。市场要充分发挥对资金等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使得各类要素能在市场规则下优化组合和配置,引导投资合作。
第三,需要加快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债务可持续能力。一是开展更为精准的分类施策。对战略性项目,更好发挥*策性、开发性金融作用,给予企业和金融机构风险分担、财*补贴等*策支持。二是创新项目对外合作模式。鼓励企业丰富、创新合作模式,通过建设——经营——转让(BOT)、*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多种模式推进合作。三是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优先推动我国同发达国家之间条件成熟、规模较大的第三方市场合作,带动其他国家企业参与。四是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建立常态化风险监管机制,加强存量投资风险监督管理,严格管控增量投资风险,督促企业完善公司治理模式。
第四,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关键在于提高投资的商业可持续性。重点是拓展资金来源和渠道:一是充分发挥公共资金和*策性资金的引领和杠杆作用。二是利用好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各类专项基金等机制作用。三是借助好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平台,积极吸引境内外金融机构、民间资本参与。四是吸引世界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国际开发机构共同参与,形成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投融资制度安排,以实现项目前景共同评估、项目实施共同推进、项目风险共同承担。
问:79.为什么要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
答:《建议》提出,要“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推动完善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本世纪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得以全面参与国际分工、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赢得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红利。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我国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既是顺应时势之变,也是合乎自身发展之需。
第一,这有利于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我国取得的发展成就,同近20年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重大战略抉择是分不开的,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经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发展中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更加显性化,种种外部问题、内部问题,短期问题、长期问题,周期性问题、结构性问题相互交织。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有利于解决国际贸易规则中的不公平不合理因素,为高水平对外开放创造更好外部环境;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对外投资,推进我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也有利于通过制度型开放推动国内市场化改革,倒逼国内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二,这有助于争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近年来,各主要经济体围绕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展开复杂博弈,我国也提出了关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的原则和主张。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本质上是国际经贸规则的主导权之争,直接影响着未来二三十年的国际经贸格局。只有充分运用规则、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才能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反之,则可能疲于应对。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坚决维护世界贸易组织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中的主渠道地位,有利于在新一轮国际规则重构中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注入中国元素,增强我们在国际规则制定上的话语权和制度性权利,从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营造有利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
第三,这有益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动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可以向全世界展现我国维护国际多边贸易体制和规则稳定、积极推动并努力引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的信心和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国内外企业的信心和预期、提升我国的竞争力和话语权。我国坚持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应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核心价值、保障发展中成员的发展利益、遵循协商一致的决策机制,体现了我国始终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推动构建更加平衡、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的全球治理体系的一贯主张,也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问:80.如何理解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
答:《建议》提出,要“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年我国开启了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年*的十七大首次将自由贸易区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年*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7年*的十九大提出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年*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动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进入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十四五”时期,自由贸易区建设不仅要继续增加数量,更要注重提升质量。
从贸易额看,年我国与自由贸易区伙伴(不含港澳台)间贸易占我国外贸总额的27%,同期美国同自由贸易区伙伴间贸易占其外贸总额约40%、日本约52%。从货物开放水平看,国际高标准自由贸易区协定零关税产品占比基本达99%以上,我国目前对部分自由贸易区协定零关税可达90%甚至95%以上,但对韩国等仅为税目数的90%、贸易额的85%左右。从开放领域看,国际高标准自由贸易区协定对服务贸易、投资通常采取负面清单,而我国仍以正面清单为主;国际上“边境后”的规则议题增多、纪律约束加强,我国近几年自由贸易区协定开始涉及有关新议题,但宣示性表述居多。
同时,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还面临国际竞争压力。近年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生效、日欧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获批、美墨加协定签署、美日及美欧谈判启动等,这不但延续了传统领域的高水平开放,还引入了许多21世纪新议题,涉及越来越多的相关国的国内规制等内容。比如,修订后的美墨加协定中的“*丸条款”,就是对协议参加国同其他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进行限制。美国正在推动与欧盟、英国、日本等达成更高水平的协议,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正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局面。从发展趋势看,自由贸易区将加速突破传统的区域经贸合作定位,成为大国制定经贸规则的新平台、抢夺国际发展权的新抓手、各国引领对外开放的新动力,势将对国际经贸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从长远看,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是实现我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为重点,以推动形成亚太大市场和亚欧大市场为关键目标,构建东西互济、海陆统筹、覆盖周边、辐射全球的自由贸易区布局,提高我国双边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要主动谋划公正合理的规则体系,适时同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开展谈判,深度参与21世纪新议题讨论,争取在国际规则中注入更多中国元素。要扩大产业开放,从国家总体利益和安全出发,统筹考虑农业、制造业等开放新思路新突破,加大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科技、产业、资本和人才的吸引力,促进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更加完整、更具韧性、更有竞争力。
问:81.如何理解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答:《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认识和理解。第一,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践行我们*的初心使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分配方式,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调动了全社会积极性,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时,中等收入群体也逐步发展壮大。我们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把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作为*和国家重要的战略目标,持续进行工作部署。*的十六大首次明确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任务,*的十七大提出“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目标,*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再次强调了这一任务。*的十九大提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建议》展望到年“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我们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逐步减少低收入群体占比、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始终坚持先富帮后富、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第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后,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更加突出,企业家、科技人员、技术工人队伍将有望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教师、医生等其他各类知识型劳动者队伍将不断扩大。所有这些,都推动着中等收入群体的不断“扩容”。中等收入群体就业相对稳定,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较强,是我国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第三,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够创造出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一直在改善,从过去的温饱不足到现在的全面小康,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中等收入群体。展望未来,在“十四五”和今后更长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我国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将不断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还将不断扩大,从而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持续夯实社会基础。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一项长期任务。从《建议》作出的相关部署中可以看到,我们*和国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路径,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高质量发展,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在分配环节,既要完善初次分配制度,又要发挥好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的调节作用,为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创造良好环境。
问:82.为什么要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答:就业是民生之本,牵动千家万户的生活。《建议》作出“十四五”时期要“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等相互配套的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此,可从以下3个方面加深理解。
第一,这是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基础任务。“十三五”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过万人,全国就业人员总量保持在7.7亿人。在复杂多变的外部发展环境中,特别是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影响下,我国就业形势仍保持总体稳定,这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走向现代化的显著优势。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形势,《建议》基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目的,强调“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在“十四五”时期落实好这一基本要求,需要推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相互衔接、紧密跟进,为稳就业提供可靠的制度体系保障。
第二,这是以系统观念引领和规划我国就业制度创新的顶层设计。按照《建议》关于“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坚持系统观念”这一指导原则,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是需要汇聚各方力量、共同下好的“一盘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的十八大以来,上述三项制度体系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行。在“十四五”时期,*和国家按照《建议》关于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的要求,通过统筹规划、多方协同、一体健全上述三项制度体系,使其更好覆盖全国8亿多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并助力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形成我国社会长期稳定的就业预期和良好制度环境。
第三,这是确保实现“十四五”时期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的重要步骤。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必须抓紧抓实抓好”的重要指示,《建议》锚定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在统筹谋划“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时,明确要求“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十四五”时期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势将成为关乎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全局的关键举措,既可以保持我国超大规模就业的现有格局,也可以瞄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难点精准发力,重点是通过对就业困难群体的补短板、强弱项、兜底线,切实织密就业保障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问:83.如何理解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
答:《建议》把“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确定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明确要求“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的重要决策理念,顺应了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的现实需要。对此,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加深认识。
第一,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是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的重要实现方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的十八大以来,*和国家始终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在解决好我国超大规模就业问题方面,沿着两条路径积累了丰富经验。一是更好发挥*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导作用,统筹建设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乃至托底帮扶就业困难群体。二是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拓宽灵活就业渠道。
当前,在我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发展环境这一新形势下,《建议》确定了“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的新的*策基调。相应地,从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领域的保障制度看,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需要在“十四五”时期抓紧完善。迫切需要深化*府优化服务改革,从制度建设法治化入手,通过发展市场化专业化的创业支持载体,增强全社会靠劳动、知识、创新致富的共同意识,鼓励个体经营发展。同时,需要通过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就业人员后顾之忧。
第二,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是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之后顺应就业新趋势的必然要求。*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促进劳动者自主就业”的*策导向,近年来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出台了对新就业形态的指导性意见,许多地方新就业形态发展很快。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国约有万人从事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新就业形态。在年5月召开的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协经济界联组会上明确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新就业形态也是脱颖而出。要顺势而为。要及时跟上研究,把法律短板及时补齐,在变化中不断完善。
面向“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局,《建议》强调“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体现了*和国家积极顺应就业新趋势的重要要求。对通过市场机制运作、门槛低、容量迅速扩大的新就业形态发展来说,要做到支持和规范并重,就需要尽快补齐相关法律法规短板。既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加快推动网络零售、移动出行等行业发展,创造居家就业、远程办公等有利条件;又合理设定新业态新模式相关监管规则,鼓励互联网平台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等调减服务管理费用,完善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劳动用工、就业服务等制度,与有关扶持*策项目相配套,降低就业创业成本,为支持广大劳动者积极就业、大胆创业,营造更好的法治环境。
问:84.为什么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答:《建议》提出“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方向,并且强调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对“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形成广泛共识和协调行动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其*策导向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这是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从而对新时代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途径作出新的定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在教育方针领域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相继进入*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的部署之中,成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依据,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行动指南。
《建议》要求“十四五”时期“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其主要目的,就是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事关*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局出发,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上凝聚更大共识,在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上探索更好方式,在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各方面汇集更大合力,为把一代代青少年培养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梦之队”,共同营造健康成长环境和良好文明风尚。
第二,这是我国教育事业“五育并举”和“三全育人”相结合的实现方式。近年来,全国各地通过不断尝试实践,取得了很多新鲜经验。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社会是人们谋生发展的大环境,“十四五”时期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正是将*中央决策要求落到实处的重要实现方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切实打牢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思想基础,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国民教育全过程,动员全*全社会都来积极支持和参与健全协同育人机制。
《建议》在*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确定的“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战略部署和“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要求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在“十四五”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动员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协调,搭建各方协同育人的有效运行机制和资源网络平台,从而以良好的学校环境、家庭氛围、社会风气巩固育人成果,帮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努力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
问:85.怎样理解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答:《建议》提出,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这一系列重要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坚持通过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其中,“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这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夯实人力资源基础的必由之路。*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更加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在*的十九大报告、中央全会文件以及《中国教育现代化》规划中作出与之相呼应的全局性部署,推动职业技术教育迈上了新台阶。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7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为23.4%;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3.7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已达50.9%,这标志着我国正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成功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其中,职业技术教育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
《建议》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论述,强调把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摆在“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位置,就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必将进一步强化各级*府统筹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责任,端正职业技术院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办学方向,引导行业企业及社会各界支持职业技术教育。
第二,这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形势下,亿万群众的教育和学习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态势。尤其是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日益凸显,亿万学子既期望通过接受普通教育为步入社会职场打好基础,也需要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为求职谋生积极助力。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讲,必然是有利于人们求职谋生乃至实现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建议》立足“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瞄准年远景目标,选定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关键领域,明确要求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环节,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的。贯彻落实这一部署,需要整合*策举措、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汇聚多方合力,搭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教育双向沟通的“立交桥”,促进企业和行业产业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健全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来,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国家资历框架和国家学分银行制度,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学历证书互通衔接,畅通多种成长成才新路径,逐渐形成能够覆盖人的全生命周期的学习型社会的“四梁八柱”。
问:86.为什么要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答:《建议》提出,“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这是解决我国区域之间结构性矛盾、促进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精算平衡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劳动参与率、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也是补齐制度体系短板,优化服务供给机制,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制度安排。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加深理解。
第一,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是均衡我国区域间养老负担,提升制度整体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一是建立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是国际通行的一条成熟经验。比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是由中央*府统一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策全国统一,预算统一编制,基金统一征收、管理和运营,待遇统一支付,并且由自上而下垂直管理的机构统一提供经办服务。二是“十四五”时期我国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势在必行。随着我国城镇化加速推进、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人口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加速流动,地区间基本养老保险金收支不平衡、负担畸轻畸重的问题进一步显现,收支矛盾日益凸显,亟待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三是我国已经具备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基础和条件。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确保到年底全面实现基金由省级统收统支;继续实施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统一全国费率*策,单位缴费比例统一调整到16%;统一基金收支管理制度,重点明确中央和地方养老保险责任分担机制。
第二,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是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促进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加快,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年预计达到18%。在现行制度框架下,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计到年当期将出现收不抵支,到年左右累计结余将告耗尽;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预计在年出现累计赤字。如不实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策,养老保险抚养比将从年的2.65∶1下降到年的1.03∶1。
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男性60岁、女干部55岁、女职工50岁的规定,是在年根据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均寿命不足50岁制定的,同年我国人均77.3岁的预期寿命已不相适应,既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有效供给,也影响了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都明确提出渐进式延迟退休的要求。按照《建议》作出的“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部署,“十四五”期间,将综合考虑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人口结构变化、劳动力供给状况、社保基金收支等因素,出台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策。按照小步慢走、弹性实施、强化激励的思路,坚持统一规定同自愿选择相结合,小幅逐步调整,以减少社会震动,争取更多支持。
问:87.为什么要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
答:《建议》提出,“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这是提升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增进人民福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第一,我国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为社保制度带来新需求新挑战。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引发了以传统农业和制造业为主的第一、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趋势,而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比重则显著上升,社会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此种转移,给传统的社保扩面工作带来巨大压力,也对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比例不高、保障不足。8年,我国共享经济就业人员达到万人。这些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比如网约车司机、网络写手等人员的工作具有去雇主化、平台化等特征,用工方式灵活自由,难以认定为传统的雇佣关系。多数地区对以灵活就业形式参保有户籍限制,而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保障水平又难以满足在城市工作生活的需要,且在现行制度下尚难以纳入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制度体系。上述问题已经紧迫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亟待研究解决。
第三,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将有利于健全制度体系,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进步、新就业形态迅猛发展和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的变迁,新兴服务业、新兴经济层出不穷,大量线上服务、生活服务等新业态、新行业、新工种的灵活就业人员日益增多,此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对传统的以单位为依托、以劳动关系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制度带来了新挑战。“十四五”时期,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的态势还将持续,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也会进一步加快,灵活就业仍将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特征。因此,迫切需要按照《建议》的部署和要求,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适合新就业形态灵活就业人员劳动用工特点的参保缴费*策和制度体系,并通过优化服务方式,实现应保尽保,确保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伴随经济发展不断提高。
问:88.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主要有哪些要求?
答: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共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的十八大以来,*和国家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并强化各方面制度保障,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发展。在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也暴露出一些明显短板,需要加快补齐。为此,《建议》提出了“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的重大任务,并作出具体部署。其要点是以下3个方面。
第一,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要优化完善各级疾控机构职能设置,建立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要重点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等职能,提高疾病预防处置能力。要加强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强化其技术、能力、人才储备。要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改善疾控基础条件,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基层公共卫生体系。要健全疾控机构和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职责,夯实联防联控的基层基础。要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建立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相互制约的机制。要完善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精神疾病防控管理体系,提升防控能力。
第二,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要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要加强实验室检测网络建设,提升传染病检测能力。要建立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协同监测机制。要强化基层卫生人员知识储备和培训演练,提升先期处置能力。要深入开展卫生应急知识宣教。要统筹应急状态下医疗卫生机构动员响应、区域联动、人员调集,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医院传染病防治设施建设标准。要加强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等基地建设。要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要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健全国家储备体系,确保应急物资供应保障高效安全可控。
第三,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要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经验,丰富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爱国卫生运动内涵,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解决好关系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长期性问题。要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公共卫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推进卫生城镇创建。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树立良好饮食风尚,推广文明健康生活习惯。
问:89.如何理解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
答:《建议》在部署“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各项任务时,鲜明地提出了“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的要求。对这个问题,可从以下4个方面加深理解。
第一,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是由我们*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指出,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都要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不能走全盘市场化、商业化的路子。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中,我国对所有感染患者一律实行免费救治,上至多岁的老人,下至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都得到了精心治疗。这同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需个人支付高昂的治疗费用、有些穷人和老人因未得到及时救治而失去生命的情形,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二,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需要合理区分基本和非基本。基本和非基本的界限是相对的,随着经济发展、*府保障能力增强、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范围可以逐步扩大,服务的标准也可以逐步提高。同时,也要看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其重点是保障人民群众都能得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机会,而不是简单的平均化。我国人口众多,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拓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内涵和标准需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能脱离发展实际。
第三,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需要正确处理*府和市场的关系。*府投入应重点用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通过多种方式为人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支持基础医学研究,同时适当引入竞争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市场要有活力,通过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服务,满足群众差异化个性化健康需求。要放宽准入、拓宽投融资渠道、消除*策障碍,增加医疗卫生资源供给、优化结构。*府还要加强规范管理,依法打击非法行医等行为,切实保障人民健康权益。
第四,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就是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等健康服务,让老百姓都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这就需要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全面建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县和市域内的基本医疗卫生资源需要按常住人口和服务半径合理布局,推动实现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省级及以上需要分区域统筹配置,整合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推动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衡化,实现在省域内人人享有均质化的危急重症、疑难病症诊疗和专科医疗服务。
问:90.为什么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答: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形势,《建议》提出,在“十四五”时期,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这一重大部署,可从以下3个方面加深理解。
第一,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全国亿万老年人安度晚年的内在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程度加深,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由年的6.96%增至年的12.57%,预计在“十四五”时期将超过14%,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社会和家庭养老负担加重,社会保障支出压力加大,养老和健康服务供需矛盾凸显。按照《建议》的部署,“十四五”时期,需要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确保亿万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
第二,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1年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总量达到峰值,自2年开始逐年减少,每年减少幅度达数百万人。随着青壮年劳动力供给的减少,劳动力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逐步降低。而一部分劳动者尚未达到退休年龄便实际退出了就业市场,不但加剧了劳动力短缺趋势、加大了养老金支付压力,而且也降低了老年人收入水平。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创新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潜在经济增长率造成不利影响。按照《建议》的部署,“十四五”时期,需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这些措施都将有助于改善供给质量、扩大消费潜力,有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第三,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是维护国家人口安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总和生育率保持在16左右水平,每年出生人口在万上下。全面两孩*策实施后,在6年和7年形成生育小高峰,分别出生万人和万人,但8年就降至万人,年又降至万人。我国人口发展正经历着从数量压力到结构性挑战的历史性转变,老年人口偏多、青少年人口偏少将逐步成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这既不利于保持代际和谐与社会活力,也不利于维护国家人口安全和增强国际竞争力。按照《建议》的部署,“十四五”时期,要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策,增强生育*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从而有效防范和化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稳定风险和国家人口安全风险,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来源:学习出版社
原标题:《学习专栏:《*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61-90问》